[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世界地质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留 言 板       English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世界地质
 
2010年 29卷 4期
刊出日期:2010-12-25

论文
   
论文
527 丁秋红, 傅晓平, 李勇, 张武
蒙古东南部晚中生代木化石

本文报道了产自蒙古东南部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木材化石7 属8 种。其中,包括3 个新种 ( Protaxodioxylon mongolense sp. nov. ,Circoporoxylon mongolense sp. nov. ,Protocircoporoxylon mongolense sp. nov. ) 和5 个已知种( Protocupressinoxylon coromandelinum,Protocupressinoxylon mishanense,Xenoxylon latiporosum,Protophyllocladoxylon franconicum,Protocedroxylon lindicianum) 。作者对这些木化石解剖特征做了详细描述,并对其古气候环境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2010 Vol. 29 (4): 527-542 [摘要] ( 2568 ) [HTML 1KB] [PDF 1867KB] ( 3100 )
543 王安平, 董曼,
不同气候带银杏叶角质层微观特征变化及其古气候意义

以广西桂林、安徽合肥及辽宁沈阳等三地的银杏材料为基础,通过对叶片及叶柄微观形态特征的对比研究,探讨银杏对不同气候带气候条件的响应。结果显示部分微观特征随气候带的变化而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其中,气孔器长度和保卫细胞长宽比随纬度增加而减小,垂周壁宽度、普通表皮细胞长宽比及保卫细胞宽度随纬度增加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这些特征与其所生长环境中的湿度和降水因素可能有较大关系,并为地史时期银杏化石的相关古气候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2010 Vol. 29 (4): 543-547 [摘要] ( 2000 ) [HTML 1KB] [PDF 925KB] ( 3089 )
548 李宁, 王成文, 孙跃武, 马小琴, 刘慧
东北地区晚古生代海相地层属于大陆边缘沉积的确定

东北地区晚古生代海相地层围绕佳—蒙地块呈环带状分布。岩屑长石砂岩等非稳定型沉积发育,岩性横向变化较大,岩相不稳定,火山岩发育等说明其属于活动型沉积。从佳—蒙地块的核心到边缘缝合带可见有古陆--类陆表海--陆棚海--深海的较为明显岩相带变化。从环带状分布、活动型沉积和构造岩相带有规律分布等方面确定东北地区晚古生代海相地层属于佳—蒙地块的大陆边缘沉积。

2010 Vol. 29 (4): 548-552 [摘要] ( 2188 ) [HTML 1KB] [PDF 221KB] ( 2952 )
553 郝福江, 杜继宇, 王璞珺, 程日辉, 卢忠琼
深大断裂对松辽断陷盆地群南部的控制作用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对各断陷典型地震剖面和构造发育史剖面的综合研究,系统探讨了研究区深大断裂对断陷盆地群的控制作用。以西拉木伦河- 长春- 延吉板块拼接带、赤峰- 开原超岩石圈断裂为边界,将研究区自南向北分为辽西盆地区、辽北盆地区和吉西盆地区等3 个一级构造分区; 根据控盆断裂及其断陷盆地群的时空分布、断陷构造样式、不同时期伸展量等特征将辽北盆地区分为西部、中西部、中东部等3 个二级断陷区。西拉木伦河断裂控制了西部区断陷的形成和分布; 嫩江—八里罕断裂和孙吴—大庆—阜新断裂对中西部断陷区的控盆效应大体相近; 孙吴—大庆—阜新断裂与佳木斯—伊通断裂共同对中东部断陷区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昌图断陷主要受佳木斯—伊通断裂所控制。辽北盆地区主要表现为双断式地堑,断陷群的形成和分布不仅受北北东向断裂控制,也受到近东西向的西拉木伦河断裂和赤峰—开原断裂重新活动的控制。中西部断陷区伸展率具有从九佛堂组沉积期—沙海组沉积期—阜新组沉积期依次减小的变化规律。中东部断陷区与中西部断陷区存在明显差异,NNE 向与近EW 向深大断裂对两区构造分区控制程度不同。

2010 Vol. 29 (4): 553-560 [摘要] ( 2746 ) [HTML 1KB] [PDF 466KB] ( 2888 )
561 庞艳君, 张本健, 冯仁蔚, 王应荣
龙门山构造带北段泥盆系沉积环境演化

泥盆纪时期龙门山构造带北段位于上扬子古陆的边缘,继承了陆棚斜坡断陷,沉积环境受斜坡区北川、南坝大断裂控制,在平面上由西向东分为海槽区、台缘浅滩区、开阔台地区和局限台地区。志留纪末,加里东运动使整个扬子地台上升为陆,为泥盆纪沉积提供了大量的陆源物质; 早泥盆世,地壳下降、海侵开始,在青川—南坝断裂和马角坝—雁门坝断裂之间的甘溪、平驿铺和六合地区一带为浅海碳酸盐岩--滨岸碎屑岩沉积环境; 中泥盆世,海侵更大、海域更广,天井山古隆起全被海水淹没并达汉南古陆边缘的朝天驿龙洞背附近; 同时,川黔古陆地貌差异变小,物源供应减少,主要为一套以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的混合沉积; 晚泥盆世,随海侵的进一步扩大,海域终止于天井山古隆起的边缘,区内基本无物源的供给,主要为一套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龙门山地区泥盆纪沉积环境演化经历了3 个主要沉积旋回: 平驿铺旋回、甘溪—观雾山旋回和沙窝子—茅坝旋回。总的格局为海侵延续时间较长且速度较缓慢,而海退延续时间较短、速度较快且幅度较大。

2010 Vol. 29 (4): 561-568 [摘要] ( 2338 ) [HTML 1KB] [PDF 1104KB] ( 2867 )
569 孙超, 李月芬, 王冬艳, 董会和, 何洪君
铁矿区复垦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趋势及其污染评价

通过齐大山矿区不同复垦年限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的趋势,应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未复垦土壤重金属含量( 除As 外) 均高于辽宁省背景值,随复垦年限的增加,矿山复垦土壤重金属含量多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 - 1995) 为评价标准,Ni 处于警戒级; Cd 在未复垦地区处于警戒级,复垦后处于安全级; 其他元素皆处于安全级。以辽宁省土壤背景值为标准,产生潜在生态危害的主要为Hg 和Cd; Zn、Cu、Ni、Pb、Cr 和As 属轻微危害水平; 复垦后总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由中等变为轻微。

2010 Vol. 29 (4): 569-613 [摘要] ( 2098 ) [HTML 1KB] [PDF 379KB] ( 3242 )
575 丁喜桂, 叶思源, 宫少军, 赵广明
黄河三角洲ZK1 孔岩心环境敏感粒度组分及沉积环境分析

本文选取黄河三角洲5 个钻孔岩心的ZK1 钻孔,对其剖面沉积物进行了详细的岩性描述、粒度测试和有孔虫鉴定,分析了ZK1 孔粒度参数的垂向分布序列。通过计算粒级—标准偏差的变化获得了ZK1 孔沉积物中对沉积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粒度组分的范围为3. 75 ~ 4 Ф 和> 10 Ф。敏感粒度组分含量随深度变化的初步分析、各种粒度参数垂向分布特征及有孔虫资料表明,黄河三角洲ZK1 孔的沉积环境大致可分为4 段: Ⅰ ( 0 ~ 5. 14 m) 为1904—1976 年上三角洲平原沉积; Ⅱ ( 5. 14 ~ 17. 41 m) 为1855 年以来的下三角洲平原沉积; Ⅲ ( 17. 41 ~ 22. 6 m) 为1855 年以前的陆架沉积; Ⅳ ( 22. 6 ~ 24. 6 m) 为潮坪沉积。

2010 Vol. 29 (4): 575-581 [摘要] ( 2375 ) [HTML 1KB] [PDF 619KB] ( 2733 )
582 郝通顺, 王可勇, 万多, 朴星海, 张晓东, 黄俊鹏, 纪兆家
辽宁丹东五龙与四道沟金矿床成因对比—流体包裹体证据

对产于辽宁丹东三股流花岗闪长岩体外围的五龙与四道沟大型金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测温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表明,五龙与四道沟金矿床成因存在一定差异。五龙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与四道沟金矿床早期石英脉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三股流岩浆活动,而四道沟矿区主矿化阶段成矿流体来源可能与矿区燕山晚期中酸性脉岩活动有关。

2010 Vol. 29 (4): 582-587 [摘要] ( 2869 ) [HTML 1KB] [PDF 760KB] ( 2927 )
588 王长明, 吴淦国, 张达, 罗平, 狄永军, 余心起
赣东北地区的区域成矿特征和成矿谱系

赣东北地区位于扬子、华夏两大构造单元复合部位,中、新生代受到北北东向滨西太平洋构造 --成矿域强烈叠加作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成矿期次多、成矿强度大、矿床类型多样。近年来区内找矿工作有了新突破,对内生金属矿床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也有了新的进展。对照其大地构造单元笔者将赣东北地区划分成2 个成矿带,7 个成矿亚带,总结了4 个主要成矿期,归纳出4 大主要成矿系列,构建了区域矿床成矿谱系。

2010 Vol. 29 (4): 588-600 [摘要] ( 1968 ) [HTML 1KB] [PDF 1342KB] ( 3025 )
601 王辉, 任云生, 牛军平, 鞠楠
吉林四平三家子钨矿床闪长玢岩脉与钨矿化关系探讨

四平三家子钨矿床是近年来在东北地区发现的一个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矿区内脉岩发育,闪长玢岩脉空间上控制着钨矿体的产出,与钨矿化空间关系密切,是该区重要的找矿标志。该闪长玢岩为成矿前脉岩。结合闪长玢岩、成矿花岗岩体以及钨矿石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析,认为三家子钨矿区内的闪长玢岩脉与成矿花岗岩体、钨矿石主要微量元素含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稀土元素组成具有可比性,成因上应属同源关系。

2010 Vol. 29 (4): 601-606 [摘要] ( 2632 ) [HTML 1KB] [PDF 563KB] ( 2923 )
607 杨帅师,卿敏,郝通顺,王可勇,万多,朴星海,边红业6
吉林延边闹枝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闹枝金矿床地处延边—东宁金矿带西段,为一主体产于海西期花岗闪长岩体内的石英脉型矿床。矿床地质特征及含金石英脉内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含金石英脉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及少量的含子矿物三相、气相--富气相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83. 5 ℃ ~ 375. 9 ℃,盐度为 3. 4 ~ 8. 13 wt%NaCl; 富气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416. 5 ℃ ~ 431. 6 ℃; 含NaCl 子矿物三相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303. 9 ℃ ~ 393. 2 ℃,盐度为38. 21 ~ 45. 3 wt%NaCl。包裹体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热液为主,可能混有少量大气降水。矿床成因属中温岩浆热液金矿床。

2010 Vol. 29 (4): 607-613 [摘要] ( 2924 ) [HTML 1KB] [PDF 796KB] ( 2952 )
614 公繁浩, 鲍志东, 刘丽, 伍星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 油层组沉积微相特征

利用岩心测井、粒度分析和薄片鉴定等资料综合分析,揭示出研究区长6 油层组以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主,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决口扇和水下天然堤5 个沉积微相,并分析了各小层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和沉积微相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长6 油层组的优质储集体主要赋存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组合砂体中,总体上长621 、长 612 和长622 期优质储层展布范围较广,平面上连片分布,垂向上相互叠置,是下一步工作的主要目标层位。

2010 Vol. 29 (4): 614-639 [摘要] ( 2780 ) [HTML 1KB] [PDF 920KB] ( 3133 )
622 杨光, 赵占银, 王建强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烃类气藏主控因素及分布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烃类气藏的分布主要受烃源岩分布和断裂发育特征两种因素控制。早期气藏的形成主要受控于烃源岩的分布,形成的是原生气藏; 晚期气藏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有沟通气源( 沙河子组和营城组烃源岩) 和圈闭的断裂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形成的是次生气藏。目前已发现的主要含气构造( 哈尔金、大老爷府及双坨子构造) 在营城组末期已见雏形,大多数构造定型于嫩江末期,含气构造形成时间早于主生烃时间。伏龙泉构造形成于嫩江时期,定型于古近纪末期。烃类气藏主要形成于青山口—嫩江时期。营城组火山岩和登娄库—泉头组一、二段的碎屑岩储集层是未来烃类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2010 Vol. 29 (4): 622-627 [摘要] ( 2580 ) [HTML 1KB] [PDF 424KB] ( 2580 )
628 刘向飞, 齐伟, 高凤怀
块体理论在LPG 地下储库围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应用UNWEDGE 软件结合青岛某LPG 地下储库水幕廊道1K0 + 125 ~ 145 段进行关键块体的搜索计算,得到4 个可移动块体。其中,块体1 位于廊道底部,为自稳块体; 块体4、5 分别位于廊道左右边墙,安全系数为1. 945 和3. 385,基本满足自稳要求; 块体8 位于廊道顶部,体积和重量均较大,安全系数取为0,需采用特别支护和分析结果提出支护方案。从支护前后结果对比可以看出,块体安全系数提高幅度较大,块体8 在锚杆支护和锚喷支护情况下安全系数分别为1. 278 和6. 406,喷射混凝土对于提高块体安全系数作用明显,支护方案满足工程安全性要求。

2010 Vol. 29 (4): 628-632 [摘要] ( 2204 ) [HTML 1KB] [PDF 201KB] ( 2577 )
633 刘英, 于立宏
Mohr-Coulomb 屈服准则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对Tresca 屈服准则、Mises 屈服准则、双剪屈服准则及Mohr-Coulomb 屈服准则的屈服线、屈服应力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了各种屈服准则之间的差异。探讨Mohr-Coulomb 屈服准则与其他屈服准则的关系,并确定Mohr-Coulomb 屈服准则在岩土工程中的安全性及岩土体破坏时的破裂面位置与滑移线之间的关系。以亚碧罗水电站实测地应力为例,对实测地应力用不同的屈服准则进行分析,论证了 Mohr-Coulomb 屈服准则的安全性及剪切破裂面与滑移线的差异。

2010 Vol. 29 (4): 633-639 [摘要] ( 2285 ) [HTML 1KB] [PDF 285KB] ( 4547 )
640 张瑞江,
TerraSAR 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方法

经3 m 空间分辨率TerraSAR 图像在四川攀枝花地区1∶50 000 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提出了一套基于TerraSAR 图像的应用影纹--结构影像单元进行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介绍了TerraSAR 图像的解译分区、解译标志的建立方法、地质体影像单元的划分及三大岩类和构造的解译方法。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不将TerraSAR 图像作为区域地质调查的首选数据源的建议。

2010 Vol. 29 (4): 640-645 [摘要] ( 1842 ) [HTML 1KB] [PDF 379KB] ( 2503 )
646 杨永江, 庞海, 靳宝珍, 刘九龙, 钱洪强, 刘斐
天津周良庄地质构造背景和地热成因探讨

天津市宝坻区南部周良庄一带赋存较为丰富的地热资源。为查明该区各热储补给来源,地温场是否受断裂构造影响,利用人工地震结合钻探资料进行二次解译,分析该区地质构造背景和热储发育特征,同时在综合分析水化学和同位素等化探方法的基础上,对该区的地热成因进行探讨。查明该区主体构造为一背斜构造,地热属沉积盆地型层状热储,地热流体主要有孔隙型热水系统和基岩裂隙型热水系统2 个类型,热储条件好。该区热流体矿化度较低的原因是接近补给区,补给水源来自北部山区大气降水; 地热流体在深循环过程中与富氧岩石进行了氧交换,δ18O 值存在不同程度的氧漂移。

2010 Vol. 29 (4): 646-657 [摘要] ( 2435 ) [HTML 1KB] [PDF 507KB] ( 2711 )
652 杨冬红, 杨德彬
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动力机制

潮汐变化引起的大气圈、海洋圈和岩石圈差异旋转的计算结果显示: 地球扁率变大时,赤道面的高速气流和洋流产生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由东向西运动,类似赤道东风带; 地球扁率变小时,大气和海洋赤道突起减小并向两极流动,在南北纬35°线以上的中高纬度地区,形成两极突起,该计算结果与全球风带分布完全符合。综合分析表明,太阳在赤道面时,赤道东风加强,海洋南北赤道暖流加强; 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西风带加强。日、地、月在同一直线上时将增强这一效应。日月大潮引起的大气、海洋和固体地球的差异旋转是日食多次发生在赤道引发拉尼娜事件产生的动力学机制。

2010 Vol. 29 (4): 652-657 [摘要] ( 1958 ) [HTML 1KB] [PDF 180KB] ( 2756 )
658 朱博麟, 李绪谦, 刘娜, 朱荣东
硫酸根离子在弱透水层中的迁移行为

通过研究地下水中硫酸根离子通过弱透水层时迁移特征的变异规律及其环境效应作用,分析在不同黏性土壤厚度条件下硫酸根离子浓度的变化及其受pH、Eh、钙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特征,以及在不同pH 值条件下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变化情况。利用土柱填装及淋滤法,得出地下水中硫酸根离子通过弱透水层时穿透能力很强的结论,并揭示了硫酸根离子浓度随渗透土壤厚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淋滤液pH 值增大而减小的规律。

2010 Vol. 29 (4): 658-662 [摘要] ( 2230 ) [HTML 1KB] [PDF 331KB] ( 3143 )
663 王丹瑞, 贾旭, 于凌, 张凤君, 常馨月
镉及其络合物在黏土上的吸附行为

淋洗剂EDTA 二钠和柠檬酸三钠与镉形成的络合物及镉本身在黏土上的吸附行为研究表明: 上述两种淋洗剂能有效提取表层土中的Cd,形成的络合物在迁移过程中又能较好地被黏土层吸附。黏土对Cd2 +、Cd--EDTA 和Cd--柠檬酸的吸附容量顺序为: Cd--柠檬酸> Cd2 + > Cd - EDTA; 3 种形态的吸附过程均以离子交换吸附为主,并在15 min 内完成。黏土对Cd2 + 和Cd - 柠檬酸的吸附容量随溶液初始pH 的升高而增大,对Cd--EDTA 的吸附容量随pH 升高略有降低。

2010 Vol. 29 (4): 663-667 [摘要] ( 1923 ) [HTML 1KB] [PDF 315KB] ( 2523 )
668 季桂娟, 李晓军, 郝磊, 李广环
油页岩灰渣提取氧化铝制备铝酸盐发光材料

利用干馏后的油页岩灰渣,湿法提取氧化铝作为发光材料基质,经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 CaAl2O4 : Eu3 + ,R + ( R = Li,Na,K,Rb) 荧光粉。最佳合成条件为: 烧结温度1 200 ℃,烧结时间3 h,助熔剂加入量3 wt%,激活离子配比3 mol%; 实验发现辅助激活离子为Li + 时,CaAl2O4 : Eu3 + , Li + 的发光强度最强。样品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发射光谱在615 nm 处出现强谱峰,归属为Eu3 + 的5D0→7F2 跃迁辐射。

2010 Vol. 29 (4): 668-682 [摘要] ( 2169 ) [HTML 1KB] [PDF 535KB] ( 3087 )
673 孙猛, 王英, 董军, 耿芳兰, 董莉莉, 赵然
主要铁氧化物催化H2O2 氧化地下水中硝基苯实验

实验研究了含水层介质中主要铁氧化物催化H2O2 氧化地下水中硝基苯的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为硝基苯污染地下水的原位化学修复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实验模拟在地下环境温度8 ℃ ~ 10 ℃条件下,利用动力学方程对硝基苯的衰减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其衰减系数K = 0. 044 3 min - 1 ; 硝基苯与H2O2 的最佳摩尔比为1∶200; 主要铁氧化物催化H2O2 氧化硝基苯能力依次为: 磁铁矿> 针铁矿> 氢氧化铁> 赤铁矿。

2010 Vol. 29 (4): 673-676 [摘要] ( 1958 ) [HTML 1KB] [PDF 288KB] ( 2753 )
677 李吉焱, 杜金锐 , 叶水盛, 许亚明
SWOT 分析法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探讨——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

本文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等4 个要素,应用SWOT 分析法对锡林郭勒盟及其周边地区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锡林郭勒盟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体系,并提出锡林郭勒盟地区采用ST 战略来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的建议。

2010 Vol. 29 (4): 677-682 [摘要] ( 2927 ) [HTML 1KB] [PDF 376KB] ( 3051 )
 

最 新 动 态

 
 
世界地质(中文版)获“2016年度高校编辑出版质量优秀科技期刊”奖
网站开通及严正声明
                  更多 
 

友 情 链 接

 
 
   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库
                  更多 
 
版权所有 © 《世界地质》编辑部
地址:长春市西民主大街938号 邮编:130026 电话:0431-88502587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