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世界地质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留 言 板       English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世界地质
 
2015年 34卷 3期
刊出日期:2015-09-25

论文
   
论文
571 周晓萍, 郑常青, 徐学纯, 刘云虎, 钟定鼎, 张慧明, 崔一兵
辽宁兴城新立屯地区岩浆杂岩岩石学特征、侵位顺序及地质意义

辽宁兴城新立屯地区岩浆杂岩主要由 4 种不同的岩石单元组成,分别为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石英闪长岩,花岗细晶岩和花岗伟晶岩,前两者分布广泛且为研究区的主要岩石单元,后两者则呈脉状侵入到前两者中。应用 LA- -ICP- -MS 锆石 U- -Pb 定年方法,测得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石英闪长岩及花岗细晶岩的年龄分别为 2 496 ± 18 Ma,2 490 ± 19 Ma,2 479 ± 29 Ma,形成于古元古代早期。结合野外地质特征,侵位顺序由早到晚依次为: 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石英闪长岩,花岗细晶岩,花岗伟晶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新立屯地区岩浆杂岩主量元素方面具高硅 (SiO 2 =61. 38% ~74. 99%),富碱 (Na 2 O + K 2 O = 6. 86% ~ 9. 41%),富 Mg # (56 ~ 70) 特征; A/CNK =0. 91 ~1. 18,属准铝质 - 过铝质岩石; 微量元素方面,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具有 Eu 异常 (δEu =0. 50 ~0. 96); 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 锆石 Lu- -Hf 同位素特征 ε Hf (t) 值为 -1. 12 ~ +6. 13; T DM2 (Hf) 介于 2 594 ~2 937 Ma,显示该套岩浆杂岩可能为地幔物质加入新生地壳再造的产物。

2015 Vol. 34 (3): 571-589 [摘要] ( 1105 ) [HTML 1KB] [PDF 1592KB] ( 2933 )
590 明珠, 孙景贵, 闫佳, 赵世峰, 祝浚泉, 刘晨, 冯洋洋, 杨梅
内蒙古东部得耳布尔铅锌矿床安山岩的形成环境和岩浆热液演化史: 锆石 U-Pb 定年

得耳布尔铅锌矿床是一座与火山作用有关的中型以上热液脉型多金属矿床,产于大兴安岭西坡中段得尔布干成矿带北段。笔者对矿区内发育的赋矿围岩安山岩开展了单颗粒锆石 U- -Pb 测年,实验结果揭示: 安山岩的岩浆期为144 ~139 Ma (加权平均年龄为141. 6 ±1. 8 Ma,MSWD =0. 69,n =6)、岩浆热液期为 136 ~132 Ma (加权平均年龄为 134. 7 ± 5. 7 Ma,MSWD = 1. 3,n = 3) 及热液期为 129 ~128 Ma (加权平均年龄为 128. 4 ±2. 5 Ma,MSWD =0. 074,n =3),火山岩浆- - 热液作用经历了至少 13 Ma; 成岩作用发生在中国东部早白垩世岩石圈减薄期。

2015 Vol. 34 (3): 590-598 [摘要] ( 1066 ) [HTML 1KB] [PDF 599KB] ( 2777 )
599 徐文超, 常云真, 贾慧敏, 王志宏, 赵留升, 裴海洋
河南陕县黄连垛组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前人将河南省陕县李村龙脖一带覆盖于熊耳群之上的碎屑岩- -碳酸盐岩组合划分为高山河群和官道口群龙家园组。本次研究,通过剖面测制和区域对比,发现该套地层实际为长城系汝阳群云梦山组—洛峪口组、蓟县系黄连垛组及寒武系罗圈组、辛集组、朱砂洞组、馒头组。同时,在黄莲垛组中发现的假裸枝和卷心菜叠层石,可与官道口群龙家园组—巡检司组对比,证实了官道口群和黄连垛组是华北陆块南缘在蓟县纪形成的同一套碳酸盐岩沉积。

2015 Vol. 34 (3): 599-604 [摘要] ( 961 ) [HTML 1KB] [PDF 380KB] ( 2560 )
605 崔振昂, 侯月明, 夏真, 林进清, 刘文涛, 张亮
南海北部湾全新世以来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

为探讨全新世以来南海北部湾沉积物的沉积环境变化,对北部湾海域的 SO- - 31 沉积物柱状样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根据元素地球化学的垂向分布特征,将 SO- - 31 沉积柱划分为 3 个单元,反映了全新世不同时期的区域海平面波动以及沉积物物源的变化。SO - - 31 沉积柱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和 La/Co 与 La/Sc 散点图分析表明: ①11 400 ~12 800 a BP (全新世前期),研究区海平面较低,红河、其他周边河流及海岸侵蚀物均为本区的主要物源; ②8 500 ~1 1400 a BP (全新世早期),随着海平面的逐渐上升,河口和岸线逐渐后退,各物源供给区对本区沉积物的贡献量也发生了相应变化,相对而言红河贡献率有所下降; ③0 ~8 500 a BP (中全新世至今),区域海平面持续上升导致了琼州海峡打开,北部湾水动力环境和物源供给发生了剧变,红河对本区的物源贡献逐渐变小,而来自北部湾东部的物质成为本区沉积物的主要物源。

2015 Vol. 34 (3): 605-614 [摘要] ( 1400 ) [HTML 1KB] [PDF 651KB] ( 2882 )
615 秦贝, 程日辉, 王腾飞, 曲前中, 沈艳杰
彰武盆地九佛堂组—沙海组沉积充填特征及盆地演化

通过 ZW3 井和 ZW10 井沉积层序对比和 I1 地震剖面的平衡地质剖面分析,对彰武盆地沉积充填特征和盆地演化进行综合研究。九佛堂组与沙海组在地层叠置关系上存在 3 种不同叠置样式: 萎缩式、一致式和超越式,是由盆地发育过程中右旋扭动造成的。九佛堂下段为盆地伸展拉张背景下的充填,发育大段泥岩和油页岩,反映可容纳空间增大和沉积物供给不足; 该段具有较好生油气能力。九佛堂组上段为转换伸展背景下的充填,ZW10 井代表的东部区发育大套泥岩,而 ZW3 井代表的西部区发育一套粗碎屑沉积,反映盆地走滑或者扭动作用的发生; 走滑扭动断裂作用使得断陷中形成凸起,分隔了生烃凹陷,而且开始形成下部成藏组合。九佛堂组末期为盆地构造反转期,发生了较大规模构造反转,致使盆地东部边缘区域的九佛堂组上段遭受严重剥蚀。沙海组下段为断陷由伸展到构造扭动背景下的充填,其下部暗色泥岩发育,具有较好生油气能力; 上部 ZW3 井和 ZW10 井砂岩含量明显增加,反映伴随着沉积物的足量供给与快速进积; 构造扭动使盆内凸起再次发育,形成了上部成藏组合。沙海组上段为盆地萎缩背景下的充填,砂体强烈进积,盆地萎缩。沙海组末期盆地再次发生大规模构造反转,沙海组上段地层遭受强烈剥蚀。

2015 Vol. 34 (3): 615-623 [摘要] ( 1155 ) [HTML 1KB] [PDF 596KB] ( 2952 )
624 仇银江, 张元厚
新疆东天山成矿带成矿系统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天山造山带东段的东天山成矿带是中国重要成矿带之一。笔者分析了东天山成矿带的大地构造演化、成矿作用及矿床类型和成矿时代,重点分析了卡拉塔格、阿奇山等 VMS 型 Cu- -Zn、土屋—延东斑岩型 Cu- - Mo (Au)、玉海斑岩型 Cu- - Mo (Au)、白鑫滩 Cu- - Ni 硫化物等矿床类型和成矿时代。结合石英滩金矿、康古尔金矿、康南金矿 (点)、三岔口斑岩型铜钼矿、黄山东 Cu- -Ni 矿等矿床类型和成矿时代,以及这些矿床与康古尔构造带时空演化间的耦合关系,认为应重新审视土屋—延东等斑岩型矿床的矿床类型和成矿时代。维权银及多金属矿床、红云滩铁铜、雅满苏铁 (铜、铅锌) 矿的早期蚀变特征,与新近发现的阿奇山 VMS 型 Pb- - Zn 矿床的蚀变特征一致性,反映在这些地区具有与阿奇山型 Pb- - Zn 矿床成矿潜力。航磁资料结果表明,土屋—延东斑岩型 Cu- -Mo 矿床以西地区具有与东部黄山一带基性- - 超基性岩体引起的航磁异常一致性特征,说明西部地区有基性- -超基性岩体的存在。建议在东天山地区加强典型矿床研究,对康古尔剪切带周围的二叠纪花岗质岩石、基性- -超基性岩体以及雅满苏成矿带深部进行评价工作。

2015 Vol. 34 (3): 624-638 [摘要] ( 1395 ) [HTML 1KB] [PDF 633KB] ( 3331 )
639 张涛, 赵博, 张德会, 王斌, 刘源
巨型矿床形成的元素分异机制

基于 “大多数矿石形成过程源于壳幔分异作用扩大”之认识,探讨了从地幔到地壳、从 (上) 地壳再到矿石堆积过程中的元素比值变化,发现元素在这两个过程中的分异趋势并不同步。壳幔分异使 (上) 地壳成为大部分矿石和矿胎的储库,即大多数不相容元素强烈分配进入地壳,相应的元素比值 (相容性) 与巨型矿床堆积吨位指数 (TAI) 之间表现出一定的线性相关程度。岩浆- -热液矿床在地壳中的形成则依赖于浓集系数 (矿石品位与克拉克值之比),后者与元素相容性之间的差异显著,反映成矿作用较之于成岩作用 (即壳幔分异) 更为复杂,浓集系数与 TAI 之间亦为线性相关。总之,元素形成巨型矿床的能力不仅与其克拉克值有关,还会受到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尤其是其在地球演化各个阶段的分异行为的制约。

2015 Vol. 34 (3): 639-645 [摘要] ( 831 ) [HTML 1KB] [PDF 351KB] ( 2715 )
646 古阿雷, 孙景贵, 门兰静
延边地区闹枝浅成热液铜金矿床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在矿床地质和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高真空惰性气体同位素质谱仪测定了闹枝铜金矿床硫化物中流体包裹体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实验数据表明: 3 He/ 4 He 比值为 0. 033 ~ 0. 104 Ra,平均为 0. 061 Ra; 20 Ne/ 22 Ne 和 21 Ne/ 22 Ne 值分别为 9. 817 ~9. 960 和 0. 029 0 ~0. 029 5,具有以大气组成为主的特征; 40 Ar/ 36 Ar 为 324 ~349,平均为 341,略高于饱和大气水 ( 40 Ar/ 36 Ar = 295. 5)。流体包裹体 3 He/ 4 He 显示成矿流体来自壳源,不含幔源 He; 流体中除壳源放射性成因 40 Ar* 外,有大气 Ar 的参与,放射性成因 40 Ar* 的含量为 8. 8% ~ 15. 5%,平均为 13. 4%,大气 40 Ar 的贡献为 84. 5% ~ 91. 2%,平均86. 6%。结合稳定同位素特征和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厘定该矿床为相对独立的浅成中硫化型铜金矿床,成矿流体来自于年轻的大陆地壳流体,含矿流体上升过程中受到循环大气降水强烈混染作用,伴随温压条件的降低,成矿流体卸载有用元素,最终沉淀成矿。

2015 Vol. 34 (3): 646-652 [摘要] ( 1012 ) [HTML 1KB] [PDF 385KB] ( 2591 )
656 张淼, 王可勇, 赵立国, 尹桂堂, 王承洋, 于琪
山东七宝山金铜多金属矿区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七宝山金铜多金属矿区的钓鱼台硫铁矿床、金线头金铜矿床以及七宝山铅锌矿床,其矿化类型分别为似层状浸染型、隐爆角砾岩型、裂控热液脉型,黄铁矿是三类矿化中最发育的金属硫化物矿物。通过对 3 个矿床黄铁矿产状,晶体形态,主、微量元素的 n S 与 n Fe 实际原子个数比图解 (n S /n Fe =1. 985 ~2. 066)、δFe 与 δS 特征图解 (δFe/δS = ± 5%)、δFe/δS - As 图解、 (Fe + S) - As 图解、 Co/Ni 特征图解 (Co/Ni =1. 2 ~11; Co/Ni =2 ~27; 0. 7 ~18)、Co - Ni - As 特征图解以及微量元素相关性 [ Se - Sb (0. 528)、Se - Zn (0. 371)、Zn - Sb (0. 642)、Pb - Te (0. 463)] 等研究,得知 3 个矿床黄铁矿均受岩浆热液的影响,其成矿物质和岩浆作用密切相关,表明 3 类矿化黄铁矿均为与七宝山次火山杂岩体有关的中温热液型矿床。

2015 Vol. 34 (3): 656-663 [摘要] ( 1228 ) [HTML 1KB] [PDF 681KB] ( 2995 )
664 李金超, 杜玮, 孔会磊, 贾群子, 栗亚芝, 南卡俄吾, 张雨莲
Pyrite; characteristics of trace elemen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Qibaoshan; Shandong Province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中国矿产成矿系列和亚系列,对青海东昆仑及邻区成矿单元进行修订,将东昆仑共划分出 8 个成矿区带 (Ⅲ) 和 15 个成矿亚区带 (Ⅳ),并对划分出的成矿亚带成矿条件、优势矿种及矿床类型等主要地质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为进一步研究青海东昆仑成矿省成矿规律奠定基础。

2015 Vol. 34 (3): 664-674 [摘要] ( 1324 ) [HTML 1KB] [PDF 478KB] ( 2228 )
675 李多姿, 孙晓猛, 董清水, 刘长利, 何松, 郑涵, 万阔
吉林榆树地区榆东、榆西断陷构造特征及演化史分析

通过地震剖面系统解释,识别出断陷的结构和构造特征,运用平衡剖面的原理及方法,进行了断陷的构造演化史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榆东、榆西断陷分别沿榆东断裂和榆西断裂呈近 SN 向分布,两个断陷之间为榆树凸起。以榆树凸起为中心,两个断陷分别是由同向正断层组所组成的西断东超和东断西超的复合半地堑,它们共同组成了相背式半地堑组合。在榆东断陷中分布一条近 EW 向展布的次级凸起,分隔了北部洼槽和南部洼槽,它是十分有利的油气聚集区。笔者还对比了两个断陷的构造样式、构造反转、断陷强度、地层残留厚度和最大埋深等方面的差异; 识别出榆树地区火山岩的分布特征主要受 SN 向的榆东基底断裂、NNE 向的榆西基底断裂、NWW 向的新立镇基底断裂和 NEE 向的农安—榆树岩石圈断裂交叉控制; 讨论了断陷形成以及火山喷发与华北板块和东北中小地块群发生碰撞、蒙古—鄂霍茨克洋盆的关闭、Izanagi 板块斜向俯冲和岩石圈拆沉减薄之间的关系。

2015 Vol. 34 (3): 675-683 [摘要] ( 1137 ) [HTML 1KB] [PDF 541KB] ( 2878 )
684 刘敬寿, 戴俊生, 杨海盟, 张艺
一种计算断裂信息维的方法及其应用

对断裂数据化处理,得到断裂控制点。以断裂控制点为约束,对断裂进行点插值,以单个统计单元为视窗,统计落入不同栅格内的插值点数目,进而求得插值点落入不同栅格的概率,对变量数据拟合,得到断裂信息维以及相关系数。将该思路应用在金湖凹陷阜二段断裂分形评价中,分别计算了断裂长度信息维、面积信息维。结果表明,90% 以上的统计单元相关系数 > 0. 9,断裂发育区具有较高的自相似性,断裂总体分形特征曲线的相关系数 > 0. 999。金湖凹陷断裂的计算表明,该思路是测量断裂信息维的有效方法,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15 Vol. 34 (3): 684-689 [摘要] ( 960 ) [HTML 1KB] [PDF 383KB] ( 2528 )
690 范玉海, 屈红军, 王辉, 张功成, 谭富荣, 王军
挪威中部陆架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

以收集到的挪威中部陆架最新地质基础资料和油气田资料为依据,归纳总结该区的烃源岩、储集层、生储盖组合及油气运移特征,分析其勘探潜力,为相关公司介入本区的油气勘探提供依据。综合研究结果认为,挪威中部陆架烃源岩主要为下侏罗统 Are 组三角洲平原相泥页岩及煤层和上侏罗统 Spekk 组海相泥页岩,其中上侏罗统 Spekk 组海相泥页岩是主力烃源岩; 储层主要为白垩系—新近系浊积砂岩和中侏罗统裂谷期 Fangst 群滨浅海相砂岩,其中主力储层为中侏罗统裂谷期滨浅海相砂岩; 发育裂谷期下生上储 (正常) 和上生下储两种组合模式; 油气通过裂缝、疏导层及断层等作短距离汇聚,通过地层不整合面或连通砂体作长距离运移。该区油气成藏条件优越,资源潜力巨大,储量约为 73 ×10 8 桶油当量,待发现油气田约 36 个,随着油气勘探的逐步展开,挪威中部陆架必将还有重大油气发现。

2015 Vol. 34 (3): 690-696 [摘要] ( 1059 ) [HTML 1KB] [PDF 378KB] ( 2448 )
697 王圣柱, 李艳丽, 张奎华, 林会喜, 曲彦胜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不同类型烃源岩生烃模拟研究

选取不同沉积环境发育的多种类型的烃源岩,通过烃源岩生烃热模拟实验,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烃源岩的生烃产物、产率特征及生烃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石炭系不同沉积环境发育的烃源岩产烃能力差异较大,最大烃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 弧间盆地泥岩、弧后盆地泻湖相泥岩、残留洋盆滨浅海相泥岩、沉凝灰岩。烃源岩的产烃率大小受控于其母质与埋藏热演化条件,有机质类型越好,产烃率相对越高; 而受火山作用影响越剧烈,产烃率越低。下石炭统广泛发育的弧间、弧后盆地暗色泥质岩类烃源岩具备高产烃率,为有利烃源岩发育区,乌伦古坳陷和滴水泉地区为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的有利方向。

2015 Vol. 34 (3): 697-704 [摘要] ( 1042 ) [HTML 1KB] [PDF 344KB] ( 2714 )
704 李伟民, 刘永江, 马达德, 汪立群, 薛建勤, 刘冬
阿尔金西段侏罗系沉积特征及石油地质条件分析

阿尔金西段侏罗系由中、下侏罗统大煤沟组和上侏罗统采石岭组组成,出露于格斯沟至黑水沟一带以及祁曼塔格西北缘,呈 NEE 方向展布。钻井和地震资料表明,阿尔金西段侏罗系在盆地内部新生界覆盖之下也有大面积分布。大煤沟组是以冲积扇- - 河流- - 滨湖相沉积为主的含煤建造,暗色泥岩发育; 采石岭组是以洪- - 冲积扇相沉积为特征的碎屑岩建造。其沉积特征与柴达木盆地北缘、西部以及塔里木盆地极为相似,表明侏罗系沉积时柴达木盆地与塔里木盆地是连通的,属于同一侏罗纪原型盆地,此时阿尔金断裂并不存在。直至渐新世伴随阿尔金断裂的大规模走滑,阿尔金山快速隆升,才分割为两个盆地。有机质化学分析表明大煤沟组中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高,为中等- -好的烃源岩,干酪根类型为 II 2 - III 型,热演化处于成熟- - 高熟阶段,具有生油潜力。此外该区域生储盖匹配良好,圈闭发育,具有较好的石油地质条件和油气勘探前景。

2015 Vol. 34 (3): 704-715 [摘要] ( 1115 ) [HTML 1KB] [PDF 804KB] ( 3017 )
716 宋鹏
王府断陷火石岭组火山岩储层裂缝特征与分布规律

以岩芯裂缝和薄片资料为基础,结合成像测井技术和地震资料研究王府断陷火石岭组火山岩储层裂缝特征及分布规律。该区火山岩储层发育原生裂缝和构造- -后生裂缝,原生裂缝张开度小,对改善储层意义不大; 而构造- - 后生裂缝张开度大,延伸较远,能提高储层的储渗能力。通过 FMI 成像测井可识别出高导缝、高阻缝、微裂缝和钻井诱导缝,其中高导缝和微裂缝一般为有效裂缝。根据高导缝走向和构造特征,将研究区火山岩储层裂缝分为 3 个区: 北部区、中部区和南部区,其中北部区和南部区受顺直断裂控制,高导缝具有两个优势走向; 中部区受交叉断裂控制,高导缝为一个优势走向。中部区裂缝平均密度最高,倾角属性也显示为有利裂缝区,可以作为勘探和井位部署的重点区域。

2015 Vol. 34 (3): 716-725 [摘要] ( 1009 ) [HTML 1KB] [PDF 710KB] ( 2950 )
726 贺文同, 单玄龙, 陈贵标, 林长城, 梁也, 徐建华
川西北天井山泥盆系平驿铺组油砂储层沉积学研究

通过岩石学、沉积学和储层地质学分析认为天井山平驿铺组主要发育灰白色中- -厚层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夹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泥岩。从平驿铺组油砂储层中识别出临滨亚相,并进一步划分为上临滨、中临滨和下临滨 3 个微相; 得出了平驿铺期龙门山地区持续沉降并接受自西向东方向的古特提斯洋的海侵的初步认识。海侵带来的大量陆源碎屑物质堆积在沉降区,形成了北东向展布、北西—南东分带、北西厚而南东薄的平驿铺组的陆缘碎屑滨岸沉积。储层的物性受沉积相的控制,上临滨微相的储层物性最好,中临滨微相次之,下临滨微相较差。

2015 Vol. 34 (3): 726-734 [摘要] ( 935 ) [HTML 1KB] [PDF 664KB] ( 2542 )
735 王艺萌, 刘招君, 孙平昌
松辽盆地 NGN1 井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一段有机质演化

以 NGN1 井全取芯井为标杆,通过岩芯观察、地球化学分析和显微组分镜下鉴定,揭示青山口组一段的有机质演化规律。NGN1 钻井位于松辽盆地东南缘,青一段由底至顶分别为灰绿色泥质粉砂岩- - 深灰色泥岩、油页岩- - 灰色泥岩- - 灰绿色粉砂质泥岩沉积,揭示了由滨浅湖- -半深湖- -滨浅湖的沉积环境演化。TOC、S 2 、含油率以及 HI 呈现增大- -高值- -减小的趋势,而半焦含量和块状密度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青一段泥岩中主要的有机质显微组分为层状藻、孢子体和骨屑等,有机质含量与单位面积显微组分、藻类相对含量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并结合有机质判别图解,说明有机质类型主要为 I 型和 II 1 型,来源以湖泊藻类为主。泥岩中的陆源有机质含量较少,说明湖泊生物控制着有机质的来源,浅湖由于水体较浅、水底含氧,保存条件较差,导致泥岩中的有机质丰度较低,半深湖- -深湖水体较深,保存条件良好,促进有机质的富集,因此垂向上沉积环境演化是导致有机质变化的主要因素。

2015 Vol. 34 (3): 735-742 [摘要] ( 1050 ) [HTML 1KB] [PDF 439KB] ( 2700 )
743 刘诗宇, 胡明毅, 潘勇利, 戴危艳, 孙春燕
大庆长垣以东朝长—双城地区扶余油层沉积微相特征

在岩芯观察描述的基础上,依据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生物化石及测井曲线响应特征等标志,对大庆长垣以东朝长—双城地区扶余油层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内扶余油层 (K f ) 发育浅水三角洲相和曲流河相两种沉积相类型,进一步可以划分为 5 种亚相和 11 种微相,主要砂体类型为河床边滩沉积、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在此基础上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将扶余油层划分为 2 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 7 个中期基准面旋回。编制了层序地层格架内研究区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并分析了其平面展布和垂向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垂向上沉积水体表现为由深逐渐变浅再变深的过程,在 MSC4 下降半旋回至 MSC5 上升半旋回沉积时期,达到最浅。该时期全区范围内发育河床亚相和三角洲平原亚相,河道砂体规模最大,为储集砂体发育的最佳时期。

2015 Vol. 34 (3): 743-751 [摘要] ( 1064 ) [HTML 1KB] [PDF 758KB] ( 2713 )
752 张婷婷, 遇运良, 王欢
变换构造与油气藏关系— — —以彰武断陷为例

彰武断陷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为伸展背景下白垩系断陷盆地。在构造演化过程中,受基底的升降、断裂活动的不均衡性影响,彰武断陷发育伸展断裂系统下的变换构造。通过对断裂系统及其活动性以及断裂系统内部断层间位移传递方式的研究,认为变换带的传递方式为接力式,变换构造的类型为走向斜坡。同时变换构造对盆地的古地形、沉积体系、烃源岩、油藏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彰武油田的勘探实践证明,变换构造易发育岩性油藏。

2015 Vol. 34 (3): 752-759 [摘要] ( 1085 ) [HTML 1KB] [PDF 628KB] ( 2455 )
760 马金苹, 胡孝林, 郝立华, 曹向阳, 孙翠娟, 张彪
西非 Rio Muni 盆地复杂盐拱构造油藏特征

为精细解剖西非油气富集的 Rio Muni 盆地复杂盐拱构造带上的油藏特征,为其他相似地区油藏评价提供一定参考,以位于复杂盐拱构造带上的 H 油藏为例,利用地震、测井、录井、钻井和 MDT 测试等资料分析 H 油藏的构造、沉积、储层和油层分布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等。研究得出,H 油藏属于典型的构造岩性复合油藏,为构造背景下的岩性边水油藏,具有多套油水系统,构造高部位发育盐刺穿,储层既有浊积砂岩储层又有滑脱灰岩储层,主要分布于构造的翼部低部位,滑脱断层和盐拱是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2015 Vol. 34 (3): 760-765 [摘要] ( 968 ) [HTML 1KB] [PDF 505KB] ( 2889 )
766 臧春艳, 王渝, 齐玉民, 杨纪磊, 赵伟
地质流体对砂岩储层黏土矿物的影响 — 以渤海海域古近系为例

根据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 X- -衍射等分析手段获取的数据和资料,分析对比了早期沉积水介质、幔源 CO 2 流体、大气水、超压流体和充注烃类等对储层黏土矿物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早期沉积水介质是储层黏土矿物的决定性因素,微咸水- -半咸水湖盆储层黏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淡水湖盆储层黏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 幔源 CO 2 流体侵位后带来明显的储层改造和热波动效应,储层中 I/S 中 S%含量低于同深度泥岩,储层中高岭石含量明显偏高。欠压实超压储层中黏土演化明显滞后,表现在 I/S 中 S%含量低于同深度泥岩和常压储层。油气层高岭石含量往往远高于相近深度的水层,可能与充注烃类携带的有机酸的溶蚀作用有关,另外,烃类充注后形成的惰性成岩环境也有利于高岭石的保存,高岭石的高含量带常与油层及高渗层相对应; 受大气水淋滤的储层,以长石大量溶蚀,富含高岭石为特征,储层孔隙度一般较高。

2015 Vol. 34 (3): 766-773 [摘要] ( 1259 ) [HTML 1KB] [PDF 441KB] ( 2406 )
774 宋朔, 刘招君, 孙平昌, 王艺萌, 谢文泉, 宋青磊
红色泥岩层系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以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上白垩统姚家组为例

对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姚家组地层进行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 本区细碎屑岩中含有较多的稳定组分。通过对微量元素 PAAS 标准化及稀土元素标准化曲线配分模式研究,研究区内姚家组地层应来自同一物源区。CIA 值及 Th/U 值表明源区经历了中等的风化作用; Th/Sc 和 Zr/Sc 比值变化范围小,地球化学特征基本受源岩控制,物源区岩石未经过沉积再搬运。根据源岩构造背景判别图解,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 姚家组地层的母岩主要为花岗岩 (海西期和燕山期),并有少量燕山期中酸性喷出岩; 源岩来自大陆边缘,为大陆岛弧火山岩系。通过 Sr/Cu,Ni/Co,V/Cr,U/Th 等比值综合分析,姚家组沉积时为干热气候,水体富氧,因此造成姚家组厚层的红色泥岩沉积。

2015 Vol. 34 (3): 774-785 [摘要] ( 1186 ) [HTML 1KB] [PDF 580KB] ( 4987 )
786 郭怀志, 潘保芝, 翟艇
利用 SVM 方法计算中国南方 X 盆地页岩气含气量

主要研究了一种新的计算页岩气层含气量的计算方法,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如统计计算方法,饱和度模型计算方法等,但精度难以保证,参数很难确定。本文利用支持向量机 (SVM) 方法对中国南方地区 X 盆地页岩气层含气量进行评价。把含气量分成两部分求取,即通过 SVM 方法计算吸附气含气量,并与岩芯数据进行对比; 再利用常规方法计算游离气含气量,二者相加得到总含气量。这种方法弥补了前两类方法的不足,较为准确地计算出页岩气层的含气量。

2015 Vol. 34 (3): 786-791 [摘要] ( 910 ) [HTML 1KB] [PDF 597KB] ( 2995 )
792 潘保芝, 张瑞, 李丁, 蒋必辞, 刘丹, 杨雪
泥浆侵入致密气层双侧向电阻率变化模拟研究

井眼压力高于地层压力会导致泥浆侵入,电阻率测井响应受到泥浆侵入的影响而不能真正反映地层的电阻率特性。笔者依据双侧向电阻率测井的基本机理,气- -水两相渗流方程及传导对流方程,进行仿真模拟,得到泥浆侵入高矿化度致密气层的二维轴对称模型。研究含水饱和度、地层电阻率以及深浅侧向井壁电场分布随侵入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 随着侵入时间的增加,含水饱和度增大,地层电阻率减小; 泥浆侵入对致密气层深浅侧向测井响应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致密气层深浅侧向电阻率幅度差比常规储层深浅侧向电阻率幅度差大,幅度差峰值出现较早。

2015 Vol. 34 (3): 792-799 [摘要] ( 812 ) [HTML 1KB] [PDF 439KB] ( 3024 )
800 于桑, 郑钦元, 向武, 曾键年, 万翔
地电化学提取法在武山铜矿深部找矿的试验研究

选用具有极强吸附能力,并做纯化处理的高泡聚氨脂泡塑和碳棒组装成的提取器,用 1 L 纯水作为提取剂,采用低电压 (9 V) 偶极地电提取方法在江西武山铜矿区开展了地电化学技术寻找隐伏矿体可行性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在隐伏铜矿体上方出现明显的 Cu、Pb、Zn 电化学异常,异常出现的位置与矿区已知矿化体出现的地质部位比较吻合,表明该方法针对本地区深部矿体指示作用较强。

2015 Vol. 34 (3): 800-806 [摘要] ( 963 ) [HTML 1KB] [PDF 337KB] ( 2513 )
807 郑庆伟, 王祝文, 欧希阳, 张爽
聚类分析方法在测井曲线重构中的应用

由于受地质和钻井技术条件所限,在探井时存在井眼垮塌等现象,对测井约束反演的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消除各种影响,得到反映地层真实物性的测井曲线,笔者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来重构纵波、密度、横波曲线,该方法突破了常规的岩石物理方法框架,以一种统计学的角度来提高反演的精度。S-W 工区的 S5 井及 P 工区的 P3 井运用效果表明,运用该方法重构的曲线制作合成记录取得的效果较好。在 P3 井中,重构的纵波速度与密度求取的纵波阻抗曲线所获得的合成记录道与原始地震记录道的相关性由非重构的 0. 59 提高到 0. 84。

2015 Vol. 34 (3): 807-812 [摘要] ( 949 ) [HTML 1KB] [PDF 428KB] ( 2002 )
813 乔中坤, 耿美霞, 戴伟铭
全张量重力数据水平分量噪声滤除方法

为获得更好的噪声滤除方法,本文建立一个球状模型,对全张量重力梯度三个水平分量加入高斯白噪声,并利用 FFT 和 PSD 分别对加噪后三个分量 (Vxx1,Vxy1,Vyy1) 进行频谱分析,根据频谱分析结果分别设计了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和高斯低通滤波器对加噪数据进行滤波,取得了较好效果,并利用复杂模型验证滤波效果。

2015 Vol. 34 (3): 813-818 [摘要] ( 920 ) [HTML 1KB] [PDF 428KB] ( 2564 )
819 张冲, 吴国超, 宋立成, 袁志明, 乔中坤
重力界面反演改进算法的比较与应用

为得到更接近地下真实分布的反演界面,笔者比较分析 Parker- - Oldenburg 反演和改进迭代反演,发现改进迭代反演方法不仅可以避免计算放大项,而且能够得到更好结果。通过理论模型,对经典 Parker- - Oldenburg 方法和改进迭代反演方法的计算速度、迭代收敛性和结果精确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迭代反演方法在保证计算速度和迭代收敛的情况下,能获得更精确的地下界面结构。通过实际数据验证了改进迭代反演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015 Vol. 34 (3): 819-824 [摘要] ( 1042 ) [HTML 1KB] [PDF 458KB] ( 2737 )
825 杨闯, 王祝文, 向旻, 刘菁华
基于 Choi- Williams  时频分布的裂缝性地层时频特征

为验证 Choi-Williams 能量分布时频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将其引入阵列声波测井信号处理之中。结果表明,它对于裂缝性地层具有较好的区分和识别能力,并且可以有效地抑制多频率成分信号的交叉性干扰,清晰地得到声波测井信号的时频分布性能及其特征。对于致密性地层来说,声波测井信号的各组分波均无明显的衰减。对于裂缝性地层来说,斯通利波能量会有较大幅度的衰减; 破碎度更好,渗透性越好的裂缝对斯通利波的衰减影响更大; 横波的衰减在渗透性更好的裂缝中更加明显。

2015 Vol. 34 (3): 825-829 [摘要] ( 951 ) [HTML 1KB] [PDF 272KB] ( 2668 )
830 陈刚, 杨雪, 潘保芝, 蒋必辞
井眼轨迹计算及可视化研究现状

对现有的井眼轨迹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圆柱螺线法和最小曲率法计算精度较高,具有较好适用性。通过总结井眼轨迹可视化研究相关算法及可视化软件发展现状认为,可视化研究趋于普遍适用性、功能多元性和更加智能性方向发展。同时,对利用方位伽马测井曲线识别储层界面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

2015 Vol. 34 (3): 830-841 [摘要] ( 847 ) [HTML 1KB] [PDF 621KB] ( 3459 )
842 冯国强, 王凤艳, 韩东亮
隧洞控制测量中免棱镜全站仪测量方向与结构面夹角的限差分析

准确获取隧洞岩体结构面的几何信息对于隧洞的稳定性评价至关重要。研究区位于长春市净月潭吉林大学岩体力学隧洞实习基地。应用免棱镜全站仪进行岩体隧洞的控制测量,按照测量工作中 “先控制后碎部”的基本原则,进行全站仪棱镜模式下的导线测量及在各导线点上极坐标法免棱镜模式的岩体结构面控制点测量; 通过对同测站及异测站相同结构面控制点坐标数据的对比分析,探讨免棱镜全站仪测量方向与岩体结构面夹角的限差。研究表明: 在隧洞控制测量中,免棱镜全站仪测量方向与结构面间夹角大于 30°是准确获取岩体目标控制点坐标的必要条件之一。

2015 Vol. 34 (3): 842-847 [摘要] ( 1014 ) [HTML 1KB] [PDF 286KB] ( 2483 )
848 梦华, 陈圣波, 张栋, 刘焱
基于开源 MapServer 地理信息发布实现的研究

WebGIS 能在网络上发布地理信息,实现对地理信息的操作。针对当前 WebGIS 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 Web 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现状以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一个基于开源 MapServer 与 PostgreSQL (PostGIS) 的空间数据发布系统的构建方法。通过 Mapfile 文件进行描述和配置,实现了以开源空间数据库 PostgreSQL (PostGIS) 为数据源并基于开源 MapServer 的地理信息的发布。结果表明: 通过 MapServer 和 PostgreSQL (PostGIS) 能搭建一个开源地理信息发布系统; 通过对 Mapfile 属性中的逻辑表达式进行修改,可以使地物在不同比例尺下进行分层显示; 图层的数量对系统的性能有明显影响,尤其是数量大于 100 个时,减少图层数量可以有效地提升系统性能。

2015 Vol. 34 (3): 848-852 [摘要] ( 841 ) [HTML 1KB] [PDF 321KB] ( 2849 )
853 魏静, 张久祥, 郑小刚, 赵相雷, 马忠社
河北枣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基于 1∶ 5 万土壤和灌溉水地球化学调查结果,对河北枣强开展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结果显示评估区土壤养分相对缺乏,尤以全氮、有机质、有效钼、硫缺乏最为严重; 大部分面积的土壤环境质量为一级清洁区,占评估区总面积的 99. 66%; 灌溉水水质良好,重金属全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部分区域氟化物和 pH 值超标。

2015 Vol. 34 (3): 853-861 [摘要] ( 940 ) [HTML 1KB] [PDF 407KB] ( 2394 )
862 李伟, 武健强
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监测方法体系建设

运用精密水准测量、自动化监测、GPS 测量、InSAR 监测、光纤监测等多种技术手段开展了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监测工作。随着地面沉降时空动态的不断演变,不同监测技术手段的应用效果出现较大差异,需要探讨动态变化的地面沉降条件下不同监测方法的适用性,并以此建立更为高效、可靠的监测方法体系。笔者在总结以往工作基础上,对所使用的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提出应根据工作程度实施各种监测技术方法搭配及集成应用的监测方法体系的结论。

2015 Vol. 34 (3): 862-869 [摘要] ( 909 ) [HTML 1KB] [PDF 380KB] ( 2826 )
870 李宝毅, 罗威, 刘天琳, 侯彦飞
油页岩低温干馏不同阶段的产物特征

对东北地区典型盆地油页岩样品进行分阶段低温干馏加温实验,分析油页岩的最佳产油区间和最佳加温方式。低温干馏产物 (页岩油、半焦、水分、气体损失物) 的变化规律表明低品质油页岩在整个低温干馏过程中出油率缓慢递增,因此可以采用传统的低温干馏加温方式。中等、优等品质油页岩在Ⅰ- Ⅱ阶段出油率变化不明显,Ⅲ- Ⅳ阶段出油率增加最快,绝大多数油页岩在Ⅵ阶段出油率几乎不再发生变化,因此中等、优等品质油页岩的低温干馏可以采用Ⅴ阶段加温方式,该加温方式的提出既可获得较高含量的页岩油,又可提高半焦的附加利用值。

2015 Vol. 34 (3): 870-878 [摘要] ( 987 ) [HTML 1KB] [PDF 440KB] ( 2237 )
 

最 新 动 态

 
 
世界地质(中文版)获“2016年度高校编辑出版质量优秀科技期刊”奖
网站开通及严正声明
                  更多 
 

友 情 链 接

 
 
   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库
                  更多 
 
版权所有 © 《世界地质》编辑部
地址:长春市西民主大街938号 邮编:130026 电话:0431-88502587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