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世界地质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留 言 板       English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世界地质
 
2013年 32卷 2期
刊出日期:2013-06-25

论文
   
论文
191 李斌1, 金巍1, 张家辉1, 王亚飞2, 蔡丽斌1, 王庆龙1
鞍山陈台沟地区太古宙花岗岩组成与构造特征

鞍山陈台沟地区出露有大量太古宙花岗质岩石和变质层状岩系,是研究太古代地壳形成与演化的经典地区之一。通过对该区岩石单元、构造特征研究,较系统地划分了岩石单元,具体分析了各单元组构及构造变形特征。细粒奥长花岗质糜棱岩、似斑状花岗质糜棱岩和中--细粒花岗质片麻岩具有古太古代花岗质岩石的特点,共同经历地壳中--深部层次的韧性变形改造。细粒奥长花岗岩为中太古代岩浆事件的产物,表现为非透入性的变形方式和部分韧--脆性形变组构。鞍山群层状变质岩石主要记录了新太古代中--浅部地壳层次的强烈变形事件。中粗粒白云母花岗岩就位,标志早期不同的构造变形作用在新太古代末期基本结束。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本区太古宙地壳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2013 Vol. 32 (2): 191-199 [摘要] ( 1762 ) [HTML 1KB] [PDF 1445KB] ( 3475 )
200 王键, 李碧乐, 张晗, 许庆林
山西中条山铜矿峪铜矿流体演化特征

铜矿峪铜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南部,主容矿围岩为花岗闪长斑岩、二长花岗岩及变质基性火山岩。对不同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学和激光拉曼显微探针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包裹体可分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含多子晶包裹体、含石盐子晶包裹体、含CO2 包裹体及纯CO2 包裹体。其中早阶段以富含多子晶包裹体( 均一温度为436. 2 ℃ ~ > 550 ℃,盐度( w ( NaCl) ) 为49. 34% ~ > 62%) 和含石盐子晶包裹体( 均一温度为345. 6 ℃ ~ > 550 ℃,盐度( w ( NaCl) ) 为29. 72% ~ > 62%) 为主。主成矿阶段主要由含石盐子晶包裹体( 均一温度为169. 1 ℃ ~ 324. 9 ℃,盐度( w ( NaCl) ) 为30. 47% ~ 39. 75%) 、气液两相包裹体( 均一温度介于159. 9 ℃ ~ 242. 9 ℃,盐度( w ( NaCl) ) 为1. 56% ~ 22. 31%) 组成并发现少量含CO2 包裹体 ( 均一温度为259. 7 ℃ ~ 320. 5 ℃,盐度( w ( NaCl) ) 为8. 93% ~ 13. 16%) 和纯CO2 包裹体( CO2 均一温度为24. 3 ℃ ~ 27. 22 ℃) 。晚成矿阶段仅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 均一温度为126. 9 ℃ ~ 212. 3 ℃,盐度( w ( NaCl) ) 为1. 56% ~ 7. 44 %)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H2O、CO2、 HF 组成,晚期为CO2、N2。包裹体中普遍存在CO2。早阶段流体应为高温高盐高氧逸度NaCl - H2O - CO2 体系。主成矿阶段含气液两相包裹体与富CO2 相包裹体共存,表明流体发生了不混溶或沸腾现象。成矿晚阶段低温低盐度气液两相包裹体可能来源于大气降水。分析认为,铜矿峪铜矿成因类型属斑岩型。

2013 Vol. 32 (2): 200-211 [摘要] ( 2134 ) [HTML 1KB] [PDF 0KB] ( 1089 )
209 魏连喜1, 2, 孙丰月1, 薛明轩3, 于晓飞1, 孙乃权4
小兴安岭东南部晨明地区早古生代花岗岩锆石U --Pb 年龄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晨明岩体位于小兴安岭东南段,其岩石组合为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所测定样品中的锆石均具有振荡生长环带,结合Th /U 比值,表明这些锆石为岩浆成因,LA--ICP MS U--Pb 测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分别为432. 8 ± 1. 2 Ma 和431. 9 ± 1. 7 Ma,即早志留世。晨明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ACNK 值为1. 16 ~ 1. 40,属于过铝质花岗岩; 微量元素表现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 Rb、Ba、U 和Th) 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 Nb、Ta、Ti) 和P、Sr 以及重稀土元素。上述地球化学特征暗示其主要来源于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样品的过铝质特征暗示其形成于陆壳加厚环境。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晨明岩体形成于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的碰撞拼合环境,即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可能在早志留世碰撞拼合。

2013 Vol. 32 (2): 209-243 [摘要] ( 2153 ) [HTML 1KB] [PDF 927KB] ( 3617 )
212 黄维平, 孙丰月, 张晗, 王佳良
山西中条山胡篦型铜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对山西中条山胡篦型铜矿矿区容矿岩石的常量、稀土元素以及C、O 同位素进行了测试分析。常量元素特征显示,容矿岩石具有富Si、富Al、贫K 的特征。其中,硅质钠长岩明显富Na,大理岩一般贫Na。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容矿岩石ΣREE 值总体很低,相对富集轻稀土,具有Eu 负异常,Ce 异常不明显的特点,LaN /YbN = 1. 70 ~ 5. 21,LaN /SmN = 0. 85 ~ 3. 8,GdN /YbN = 0. 72 ~ 3. 26。C、O 同位素研究显示,δ13 CPDB值集中在- 4. 3 × 10 - 3 ~ - 0. 2 × 10 - 3,介于海相碳酸盐岩( 近于0) 和岩浆岩 ( - 5 × 10 - 3 ~ - 8 × 10 - 3 ) 的δ13 CPDB值之间,δ18 OPDB值集中在- 13 × 10 - 3 ~ - 18 × 10 - 3。研究认为胡篦型铜矿床与国内外典型的热水喷流矿床在岩石地球化学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具有热水喷流矿床的特征。碳氧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流体中的C 主要来自地幔和海相碳酸盐岩( 海水) ,可能有岩浆C 的加入。

2013 Vol. 32 (2): 212-220 [摘要] ( 1661 ) [HTML 1KB] [PDF 1326KB] ( 3077 )
221 王艳忠1, 2, 李胜荣1, 陈桂虎1, 2, 欧阳宇望2, 李亚军2, 尹西君2, 李雨柯2
黑龙江逊克高松山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高松山金矿是与火山作用关系密切的大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矿石类型有含金石英脉、构造角砾岩和蚀变岩型3 种。金矿体以零磁场、高电阻为特征,与赋矿围岩存在着明显的物性差异; 矿石中Au、Ag、As、Sb、Cu 有密切的相关关系; 火山岩中金的丰度较高,绝对及相对离散程度较大,异常规模大,强度高,浓度分带明显,具备物化探找矿前提。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具有深源硫特点,H、 O 同位素特征反映在成矿过程中有大气降水加入。矿床产于中生代下白垩统火山岩中,赋矿岩石的岩石化学特征反映了活动大陆边缘环境。根据地质、物探、化探和遥感等综合信息,确定矿区西部、1 号矿体深部及乌云盆地东缘有进一步找矿远景。

2013 Vol. 32 (2): 221-228 [摘要] ( 2110 ) [HTML 1KB] [PDF 895KB] ( 2770 )
236 刘哲东1, 孙丰月1, 马芳芳2, 张本龙1
陕西南秦岭柞水岩体锆石U--Pb 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锆石U --Pb 定年; 柞水花岗岩; 南秦岭

2013 Vol. 32 (2): 236-243 [摘要] ( 1418 ) [HTML 1KB] [PDF 1694KB] ( 3025 )
244 张阔1, 2, 孙丰月1, 赵小亮3, 关琴4, 娄允赫5, 李承东2, 赵利刚2
内蒙古贺根山北乌兰德勒花岗岩体锆石U--Pb 测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乌兰德勒岩体为一个由两次岩浆侵入形成的大型复式岩体,主要由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两种岩石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40 ± 2 Ma 和161 ± 1 Ma。黑云母正长花岗岩显示高分异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该类岩石与成矿关系密切。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表现为低Sr 高Yb 的地球化学特征。地球化学资料显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A 型花岗岩,形成时的构造环境为伸展体制。

2013 Vol. 32 (2): 244-254 [摘要] ( 1934 ) [HTML 1KB] [PDF 1332KB] ( 3356 )
255 李建东1, 吴刚1, 蒙启安2, 刘招君3, 方石3, 贾建亮4
蒙古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南屯组高频层序内的沉积演化特征

为精确揭示高精度层序内沉积体系的三维几何形态及沉积演化特征,采用小波能谱分析手段,建立准层序组的三种叠加模式,以小波能谱的准层序叠加样式、振幅谱尺度突变点以及能谱聚类规律划分高频等时层序; 结合地震反演、属性分析等手段,应用地层切片技术,对塔南凹陷南屯组SQ21 时期进行沉积发育史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扇三角洲及水下扇沉积,随着沉积物供给能量的减弱,沉积体系表现为一种沉积规模由老到新逐渐向后( 逆物源方向) 萎缩、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细的时空配置关系,到最大湖泛时期湖相全区发育,扇三角洲和水下扇沉积规模萎缩至全区最小,水下扇是扇三角洲前缘砂体二次搬运后再次滑塌而成。

2013 Vol. 32 (2): 255-262 [摘要] ( 1468 ) [HTML 1KB] [PDF 1503KB] ( 2798 )
263 徐汉梁1, 范超颖2, 高璇1
吉林东部盆地群早白垩世原型盆地恢复

通过区域地质、电法和地震资料等对吉林东部盆地群早白垩世地层、沉积和构造特征进行研究,从而恢复沉积古地理及原型盆地面貌,结合现今勘探成果与原型盆地控制烃源岩展布,残留盆地改造情况,预测有利勘探区。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早白垩世原型盆地为一大型陆相湖盆的一部分,果松组—鹰嘴砬子组沉积期为初始裂陷孤立盆地发展阶段,林子头组沉积期为断坳转换期,沙河子组— 营城组沉积期为统一的坳陷盆地,至登娄库组沉积期原型盆地完全遭到破坏,泉头组沉积期各盆地进入独立发展阶段。靠近原型盆地湖盆中心的( 扇) 三角洲相、河流相及湖沼相沉积区且位于现今盆地的凹陷区是吉林东部盆地群的有利油气勘探区。

2013 Vol. 32 (2): 263-272 [摘要] ( 1861 ) [HTML 1KB] [PDF 1830KB] ( 3513 )
273 金珍花1, 张守志2, 赵喜峰3
佳木斯隆起与周缘盆地间边界断裂特征研究

在野外地质实测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发现佳木斯隆起与周缘盆地间边界断裂以近东西向与近北西向为主,近东西向断裂由一系列的逆冲断层组成,如兴农—裴德断裂、三江盆地南部边界断裂等,逆冲方向由南向北; 近北西向断裂以勃( 利) --依( 兰) 断裂为主。根据逆冲推覆构造的空间展布、构造样式、组合关系和碎屑锆石裂变径迹测年结果分析,佳木斯隆起与周缘盆地间边界断裂的形成时间为早白垩世( 东山组) 之后。初步认为早白垩世时期该区受NW--SE 向伸展作用,佳木斯周缘统一盆地形成,晚白垩世时期来自NWW--SEE 向挤压作用对佳木斯隆起及周缘盆地间边缘断裂产生了逆冲叠加

2013 Vol. 32 (2): 273-278 [摘要] ( 1566 ) [HTML 1KB] [PDF 1140KB] ( 3216 )
279 赵淼, 王欢, 徐华, 王锡魁
长春市南湖—桑家窝堡断层特征及活动性研究

南湖—桑家窝堡断层是一条穿越长春市区的北西向隐伏活动断层,该断层对长春地区的地壳稳定性影响较大。利用高分辨率遥感信息解译、探地雷达探测、浅层人工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等资料,并结合第四纪沉积物的ESR 年龄测定资料,讨论了南湖—桑家窝堡断层的空间展布和运动特征。南湖—桑家窝堡断层沿逯家窝堡、后三家子、南湖公园、长春公园、桑家窝堡、大合隆一线展布,断层产状为45°∠65°,断层线较平直。在断层西北端大合隆一带,南湖—桑家窝堡断层错断了上白垩统嫩江组( K2n) 岩层,并在嫩江组岩层顶部沿断层形成了侵蚀沟谷,但没有错断早更新世和中更新世地层。在断层东南端的逯家窝堡附近,南湖—桑家窝堡断层错断了白垩纪泉头组( Kq) 岩层,但没有错断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地层。南湖—桑家窝堡断层形成于中生代末期,第四纪早期曾经活动,活动方式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第四纪中更新世以来断层没有明显的活动迹象。

2013 Vol. 32 (2): 279-289 [摘要] ( 1834 ) [HTML 1KB] [PDF 3190KB] ( 2925 )
290 郭欣欣1, 2, 刘立1, 蒙启安3, 于淼1, 于志超1, 宋土顺1
火山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以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铜钵庙组—南屯组为例

以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铜钵庙组—南屯组火山碎屑岩为例,结合岩石学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火山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综合研究认为: 火山碎屑岩岩石类型主要包括凝灰岩( 熔结凝灰岩) 、沉凝灰岩和凝灰质砂( 砾) 岩; 发育有原生孔隙、原生裂缝、次生孔隙、次生裂缝等4 类10 种储集空间,且以次生溶孔为主; 属于中低孔--特低渗型储层,横向上靠近洼陷边缘、接近构造高部位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较高,纵向上在1 900 ~ 2 100 m、2 600 ~ 2 900 m 处存在两个明显的异常高孔隙带; 储集性能受岩性岩相、构造运动、成岩作用和有机质热演化等因素影响,其中岩性岩相和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2013 Vol. 32 (2): 290-299 [摘要] ( 1627 ) [HTML 1KB] [PDF 1282KB] ( 3087 )
300 王科战1, 2, 曲前中2
十屋油田营城组—沙河子组储层物性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在沉积相研究基础上,利用岩芯物性分析数据,系统论述了十屋油田营城组—沙河子组储层物性特征及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地质因素。认为该油田营城组—沙河子组储层为低孔--特低孔、特低-超低渗储层,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因素控制。其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造成储层物性变差,而溶蚀作用改善储层物性。

2013 Vol. 32 (2): 300-304 [摘要] ( 1590 ) [HTML 1KB] [PDF 1179KB] ( 2596 )
305 马常春1, 王建强2, 3, 孙晶2, 3, 张建伟4
长岭断陷构造演化与成藏期研究

长岭断陷经历了三大演化阶段: 断陷期、坳陷期和反转期。在营城、嫩江和明水末期,断陷整体隆升,地层遭受剥蚀。依据地震、钻井和测井资料,选用声波时差法和地层趋势延伸法,对断陷中的4 口井进行了剥蚀量计算。结果显示,营城、嫩江和明水末期平均剥蚀量分别为417. 5 m、205 m 和342. 5 m。在地层剥蚀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构造演化史恢复和研究。结合储层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测试结果,得出长岭断陷各构造单元油气成藏期次,双坨子构造营城组和登娄库组天然气均具有两期成藏,哈尔金构造营城组和登娄库组具有一期成藏,伏龙泉构造泉头组天然气具有一期成藏。

2013 Vol. 32 (2): 305-316 [摘要] ( 1813 ) [HTML 1KB] [PDF 1967KB] ( 3257 )
317 林长城, 郝国丽, 陈贵标, 孙哲, 刘蕾蕾
敦--密断裂带吉林段断陷盆地石油地质条件及勘探方向

本文从敦--密断裂演化的角度分析吉林东部柳河、辉桦和敦化盆地的形成、演化及其石油地质条件。根据其对盆地发育的影响,断裂活动可分为3 个主要时期。初始断陷期: 敦密断裂的不均衡拉张使得柳河盆地下白垩统发育较好的湖相烃源岩,而辉桦、敦化盆地则以河流相--火山喷发为主。挤压隆起期: 区域白垩系全面抬升遭受剥蚀。晚期裂陷期: 断裂自南西向北东裂陷,辉桦盆地形成时间可能稍早于敦化盆地,盆地内古近系厚度较大,烃源岩条件也相对较好。综合对比分析认为,辉桦及敦化盆地具较好的石油地质条件,各盆地内大规模的常规油气富集可能性较小,但油砂和油页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具有较大的潜力,下一步区域上应将非常规油气资源作为重点勘探方向。

2013 Vol. 32 (2): 317-324 [摘要] ( 1527 ) [HTML 1KB] [PDF 1163KB] ( 3011 )
325 王加强
松辽盆地大庆长垣背斜带喇萨杏地区 PI 组地层发育模式研究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相关理论,综合运用岩芯、测井资料,建立喇萨杏地区PI 组薄层叠覆、前积及削蚀减薄地层发育模式。其中,PI1、PI21 小层为薄层叠覆模式,PI4 小层为前积模式,PI3 与PI4 之间为消蚀减薄模式。薄层叠覆模式显示近源沉积厚度薄,单元叠置紧密,可分性差; 向远源方向沉积厚度增大,旋回发育完整,单元易于划分。消蚀减薄模式显示近源早期沉积遭受强烈侵蚀,向远源方向侵蚀程度减弱、消失。前积作用显示向深湖方向沉积厚度增大,层数增多。3 种模式显示的共同作用,造成了北部近源至南部远源地层厚度增加、层数增多。地层发育模式的确立,对明确各开发区块的小层对应关系、小层间的接触关系及平面分布特征,建立地层对比方案和进行沉积演化规律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2013 Vol. 32 (2): 325-330 [摘要] ( 1368 ) [HTML 1KB] [PDF 1190KB] ( 2759 )
331 陈晨1, 彭晓蕾1, 洪雪2, 罗琛3
内蒙古东北部上二叠统林西组暗色泥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对内蒙古东北部地区进行野外地质勘查、典型剖面实测、样品采集及实验分析,确定上二叠统林西组为暗色泥岩发育的重要层位。应用有机岩石学与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林西组暗色泥岩进行研究显示,林西组暗色泥岩有机碳含量为0. 45% ~ 3. 55%,平均值为1. 09%; 有机质类型以Ⅱ1 - Ⅱ2 为主; 82%样品镜质体反射率介于2. 0% ~ 44. 0%,处于高--过成熟演化阶段。林西组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高、厚度大、分布范围广,是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潜在烃源岩层位,具有较好的生气潜力。

2013 Vol. 32 (2): 331-336 [摘要] ( 1742 ) [HTML 1KB] [PDF 803KB] ( 2849 )
337 韩欣澎, 郝国丽, 刘超, 李艳博, 林长城
通化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油气资源潜力

通化盆地为发育在前中生代基底之上的断陷盆地,经历了古生代晚期的海西运动及中侏罗世晚期的燕山运动,目前勘探程度较低。对盆地石油地质条件研究表明,通化盆地早白垩世火山喷发期后沉积阶段形成的鹰嘴砬子组、下桦皮甸子组及亨通山组为盆地主要烃源岩层位。在三棵榆树凹陷和三源浦凹陷内,烃源岩条件较好,并且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可作为盆地下一步勘探重点。通过热解法计算通化盆地烃源岩有利分布区生烃量为3. 87 × 108 t,资源量为0. 302 × 108 t,具有一定的油气潜力。

2013 Vol. 32 (2): 337-343 [摘要] ( 1771 ) [HTML 1KB] [PDF 1014KB] ( 3046 )
344 程丽娟1, 刘招君1, 2, 陈永成3, 孟庆涛1, 胡菲1, 徐进军1
敦化盆地北部凹陷新生界地震资料岩性解释及地质意义

敦化盆地北部凹陷古近系珲春组和新近系土门子组共识别出6 个三级层序。通过多道地震统计法提取子波,制作敦参1 井合成记录,完成了层位标定。通过层序地层格架内基于模型的井约束反演得出高分辨率反演数据体,刻画出目的层砂地比和泥岩厚度平面展布特征。砂地比等值线图显示SH1 --ST2 沉积时期物源主要来自凹陷东南侧。在整个新生界沉积时期,主要物源供给方向变化不大,但供给强度逐渐加强。在各层序单元中,砂地比低值区、泥岩厚度高值区、地层厚度高值区与构造沉降高值区基本重合,表明断裂对沉积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泥岩厚度高值区为泥岩的主要发育区域,由于该区主体为半深湖--深湖沉积,因此初步预测该区为烃源岩发育的有利区域。

2013 Vol. 32 (2): 344-353 [摘要] ( 1615 ) [HTML 1KB] [PDF 2269KB] ( 2793 )
354 张振波1, 李添才2, 3, 朱江梅3, 杨薇3, 吴乔明3, 梁立锋3
高精度相位相关速度分析技术在海上地震资料中的应用

海上复杂构造区地震资料数据信噪比低,以叠加能量法为主的常规速度分析方法其速度分辨率和精度不能满足精细处理的要求。以南海东部某工区为靶区,对比研究了高精度相位相关速度分析法与常规叠加能量速度分析法,前者提高了速度谱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精度,得到效果较好的地震叠加剖面,特别是低信噪比区域的成像精度有较大提高。

2013 Vol. 32 (2): 354-358 [摘要] ( 1585 ) [HTML 1KB] [PDF 1426KB] ( 3035 )
359 马俊明1, 薛林福1, 付少英2, 赵聪俐3, 李文博1
南海神狐海域地震--沉积相分析与沉积环境演化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在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有利聚集区二级层序划分基础上共可划分出7 个三级层序,且在三级层序格架控制下,神狐海域可识别出席状、楔状、透镜状、丘状、充填状等5 个地震相和16 个地震亚相,沉积相发育以浊流和泥流为主。神狐海域沉积环境演化的总体特征以海平面下降为主,从层序C 到A 发育半深海--深海相到浅海相的地层,从上陆坡到下陆坡主要发育半深海--深海相地层。

2013 Vol. 32 (2): 359-365 [摘要] ( 2026 ) [HTML 1KB] [PDF 1573KB] ( 3500 )
366 栗学磊1, 李文成2, 王凤刚2, 王俊山2, 刘蒙恩2
重力资料聚焦反演成像改进及其应用

聚焦反演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两个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成像的趋肤效应和异常体的过度聚合。利用指数深度加权函数来约束聚焦反演可以克服趋肤效应。结果表明,深度加权可以很好地限制过多异常源在地表的聚合。对于异常体的过度聚合,本文提出了异常源外扩方法,该方法将超出限制的异常源进行向异常体外的迭代式扩充。实验表明,异常体外扩方法成像效果优于常规的异常源截除方法。

2013 Vol. 32 (2): 366-371 [摘要] ( 1766 ) [HTML 1KB] [PDF 1339KB] ( 2795 )
372 赵汉卿1, 刘招君1, 2, 姚树青3, 柳蓉1, 2, 孙平昌1, 贾建亮1, 胡晓峰1
基于测井曲线的小波变换定量层序地层单元划分

盆地中沉积地层具有明显的旋回性,对应不同的测井曲线特征,可以用它来进行层序地层划分。为降低在一个视觉层次上划分地层的人为主观性,使得层序地层单元的划分更加科学,将一维的测井曲线运用小波变换技术拓展为二维时频域,将不同时间( 深度) 尺度的沉积旋回清晰地展现出来。以梅河盆地钻井为例,选取a 值在0. 25 ~ 0. 5 amax区间利用小波时频能量图识别三—五级层序地层学单元特征明显。在小波时频能量图中,层序顶底高能量向中部减弱,进而划分出三级层序界面; 层序内部能量从向大尺度转移--向小尺度转移--趋于稳定--向大尺度转移,反映了体系域从低水位--水进-高水位--水退的垂向变化过程; 其内部每个小的能量团又可以看作是一个准层序。由此建立应用小波变换划分层序地层单元的模型,为层序地层学的定量划分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2013 Vol. 32 (2): 372-378 [摘要] ( 1617 ) [HTML 1KB] [PDF 1485KB] ( 3399 )
379 杨海斌, 梁潇, 常凯, 隰浩
频域航空电磁法地形影响及校正研究

为研究起伏地形对航空电磁响应的影响,利用二维频域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 FDFD) 计算模型中电磁场分布情况,并且用不完全乔里斯基预处理的双共轭梯度法求解大型稀疏复线性代数方程组。设计山脊和山谷两种起伏地形,同时改变坡度大小,比较不同坡度对电磁响应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线性校正方法,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弥补了耗时巨大的带地形的反演方法的不足。任意地形下的地形校正后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指示地下异常的存在。

2013 Vol. 32 (2): 379-383 [摘要] ( 1456 ) [HTML 1KB] [PDF 1029KB] ( 2929 )
384 潘博文, 郭智奇, 冯晅, 张艳, 刘财, 杨庆节, 卢勇旭, 迟唤昭
倾斜层位偏移规律研究

层状介质模型是对实际地质情况较为准确的近似。而在实际的数据处理过程中,以等效均匀介质代替层状介质,波传播的几何路径、介质速度的差别会使对倾斜界面位置的判断偏离实际情况。针对设计的理论模型和从测井数据提取的实际介质模型,笔者运用几何射线理论和波场数值模拟技术,定量计算并提取了层状介质模型和等效均匀介质模型两种情况下反射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偏移量。结果证明,等效均匀介质模型近似会造成对倾斜界面位置的判断不准确; 准确的速度模型是偏移归位研究的关键,应尽量使用由地震测井资料求得的瞬时速度。

2013 Vol. 32 (2): 384-395 [摘要] ( 1357 ) [HTML 1KB] [PDF 3399KB] ( 2794 )
396 龙云, 韩立国, 邓武斌, 巩向博
自适应加权改进窗口中值滤波

针对传统的多级二维中值滤波窗口函数及窗口大小对地震数据噪声处理存在影响,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加权改进窗口多级二维中值滤波器。对传统的多级二维中值滤波窗口函数进行改进,使其具有保护线性和细节特征。在改进窗口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加权函数,加权函数的自适应性对噪声衰减和有效信号的保真奠定了基础,自适应加权改进窗口中值滤波器去除噪声明显。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处理的对比,表明本方法去除噪声和保护有效信号能力优于传统的二维多级中值滤波器。

2013 Vol. 32 (2): 396-402 [摘要] ( 1644 ) [HTML 1KB] [PDF 1752KB] ( 3342 )
403 苏杭, 王甘露
黔西南烂泥沟金矿构造控矿与成矿模拟实验

贵州西南部烂泥沟金矿属大型断裂破碎带控制的卡林型金矿。运用成矿模拟实验装置进行构造控矿模拟实验表明,在高温高压构造条件下,围岩产生了变形和破裂及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和聚集的过程。对实验前后样品进行背散射电子成像分析研究和选区成分分析研究,分析对比微观组织,研究主要赋金矿物迁移、富集过程,了解和解释了金的迁移和富集机制。研究表明,在该金矿围岩中,三轴高温高压作用可使其中与金相关的硅酸盐矿物、含As 黄铁矿( 主要的载金矿物) 向围岩所产生的裂隙处迁移,富集。

2013 Vol. 32 (2): 403-411 [摘要] ( 1317 ) [HTML 1KB] [PDF 1585KB] ( 2870 )
412 葛小燕, 佘振宝, 张敏, 刘静
铬黑T 形成树脂分离富集极谱测试地质样品中贵金属Pt、Rh、Ru 研究

合成并研究了铬黑T 形成树脂分离富集地质标准样品中的钌、铂、铑,获得了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 pH = 2. 00 的盐酸溶液作为介质、温度为293 K、流速v≤1. 0 mL·min - 1、柱高h≥10. 0 cm,铂、铑、钌吸附率均在95%以上; 在293 K,使用40 mL 的pH 2. 00 盐酸- 3%硫脲溶液静态洗脱或以1. 0 mL·min - 1的流速进行动态洗脱,洗脱率均在95%以上。树脂对铂、铑、钌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实验条件下的标准回收实验,回收率均> 95%。对地质标准样品进行了分析测定,相对误差均< 7%。铂、铑、钌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是铂: 0. 852 0%和0. 325 0%; 铑: 4. 20%和 4. 89%; 钌: 1. 24%和1. 79%。铂、铑、钌的检出限分别为3. 55 × 10 - 6 μg·mL - 1、6. 23 × 10 - 7 μg· mL - 1、1. 92 × 10 - 5μg·mL - 1。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

2013 Vol. 32 (2): 412-421 [摘要] ( 1438 ) [HTML 1KB] [PDF 1301KB] ( 2576 )
422 张正峰1, 郭建1, 2, 韩立国1, 徐善辉2, 巩向博1
基于AutoCAD 的剥采比等值线绘制设计

针对绘制剥采比等值线中Delaunay 三角网算法构网效率和精度低的问题,基于AutoCAD 软件图形绘制环境,采用VBA 二次开发工具,将克里金插值与一种新的CONREC 构造网格正方形等值线绘制方法相结合,研制出精确的煤层剥采比等值线绘制程序,经验证,不但能为地质、矿产的工程开发提供工具,也可用于绘制其他等值线图,同时也为AutoCAD 环境VBA 二次研究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2013 Vol. 32 (2): 422-426 [摘要] ( 1799 ) [HTML 1KB] [PDF 990KB] ( 3075 )
 

最 新 动 态

 
 
世界地质(中文版)获“2016年度高校编辑出版质量优秀科技期刊”奖
网站开通及严正声明
                  更多 
 

友 情 链 接

 
 
   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库
                  更多 
 
版权所有 © 《世界地质》编辑部
地址:长春市西民主大街938号 邮编:130026 电话:0431-88502587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