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世界地质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留 言 板       English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世界地质
 
2009年 28卷 1期
刊出日期:2009-03-25

论文
   
论文
1 余涛, 周忠泽, 岳春
江淮丘陵区秋季开花植物的花粉形态与生态因子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江淮丘陵区合肥秋季开花的24种植物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粒呈超扁球形至长球形,P/E值最大和最小的花粉分别为丝兰(Yucca smalliana Fern.)和桂花(Osmanthus fragrans(Thunb.)Lour.);体积最大的花粉为丝瓜(Luffa cylindrica (L.) Roem.),最小的为香槐(Cladrastis wilsonii Takeda.)。花粉的萌发孔主要有单沟、3~6沟、不规则散沟、三孔沟、2~4孔及散孔等6种类型,其外壁纹饰主要包括刺状、细网状、粗网状、颗粒状及条纹穿孔等5种类型。该研究为花粉分布区提供了地理位置(31°31′~32°37′N,116°40′~117°52′E)、海拔高度(70~20 m)、年降水量(900~1 000 mm)和≥10℃的年积温(4 500~5 300℃)等主要生态因子。

2009 Vol. 28 (1): 1-10 [摘要] ( 2523 ) [HTML 1KB] [PDF 1257KB] ( 3193 )
11 李金梅, 巩恩普, 孙宝亮, 关长庆, 张永利
黔南晚石炭世叶状藻礁灰岩的成岩作用

通过偏光显微镜研究和阴极发光技术, 对黔南晚石炭世叶状藻礁灰岩的成岩作用做了详细研究, 认为礁灰岩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 生物黏结障积作用、泥晶化作用、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破裂作用、重结晶作用和溶解作用等。根据岩石薄片阴极发光测试结果的观察、分析, 将成岩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 准同生成岩阶段、早期成岩阶段、埋藏成岩阶段和后生成岩阶段。通过各种成岩作用的标志性特征及它们在阴极发光下的特征, 推测藻礁灰岩主要经历了海底成岩环境、大气淡水成岩环境和埋藏成岩环境。

2009 Vol. 28 (1): 11-19 [摘要] ( 3204 ) [HTML 1KB] [PDF 1973KB] ( 8310 )
20 和钟铧, 刘招君, 张晓冬, 陈永成, 董林森
黑龙江东部晚中生代盆地群构造层划分及构造沉积演化

黑龙江东部盆地群包括现今残留的三江盆地、勃利盆地、鸡西盆地、虎林盆地和宁安盆地等。根据地层间的不整合关系可将晚中生代盆地群划分为4个构造层, 盆地演化经历了3次不同背景下的伸展阶段和3次构造反转。构造层Ⅰ (绥滨组和东荣组) 发育于SN向断陷槽内; 构造层Ⅱ (滴道组、城子河组和穆棱组) 发育于NE-NNE向的弧后伸展走滑环境; 构造层Ⅲ (东山组) 沉积时期, 本区又发生一次伸展减薄裂解作用; 而构造层Ⅳ (猴石沟组、海浪组、七星河组和雁窝组) 则发育于NW-NNW向挤压环境, 充填一套粗碎屑沉积。黑龙江东部盆地群的形成和演化受蒙古—鄂霍茨克海碰撞闭合的影响和东部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及若干外来地体的拼贴作用控制, 其中太平洋板块向大陆俯冲引起的局部地幔对流和岩石圈显著减薄的拆沉事件是盆地形成的主要动力学机制。

2009 Vol. 28 (1): 20-27 [摘要] ( 2923 ) [HTML 1KB] [PDF 1654KB] ( 3393 )
28 梁树能, 李光辉, 孙景贵, 陈冬, 逄伟, 常艳
黑龙江五星铜镍、铂钯矿床镁铁质杂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五星超镁铁质- 镁铁质杂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 其原始岩浆为低钛、高镁的拉斑玄武岩浆, 由以CO2 为主的流体交代亏损地幔所形成的弱亏损地幔部分熔融产生, 其残余矿物相主要为石榴石、尖晶石和金红石。岩浆形成与演化经历了3 个阶段: ① 上升的软流圈与岩石圈地幔接触, 热流体作用导致岩石圈地幔发生高度部分熔融, 形成初始硫饱和的次碱性玄武岩; ②初始岩浆上侵, 在下地壳形成岩浆房, 岩浆结晶作用形成以似层状橄榄石、紫苏辉石、普通辉石和磁铁矿等为主的堆晶岩, 在地壳物质的参与下形成残余辉长质岩浆; ③ 岩浆房破裂, 残余岩浆和含有熔体( < 30% ) 的堆晶岩相先后上侵形成五星原始镁铁质杂岩。就铜镍和铂钯矿化而言, 铜镍硫化物形成于岩浆房分离结晶晚期的熔离作用, 而铂钯矿化则主要在成岩期后流体作用阶段形成。

2009 Vol. 28 (1): 28-36 [摘要] ( 2846 ) [HTML 1KB] [PDF 596KB] ( 3207 )
37 周晓东, 殷长建, 彭玉鲸
吉林延边地区柯岛群之由来及再认识

吉林延边地区柯岛群为一套陆源碎屑岩建造, 但在较长时间内被误认为是早二叠世海相火山岩系; 近年来, 其岩石地层学含义虽得到了恢复, 但又被许多学者赋予了“混杂岩”的构造地层学含义。据笔者研究, 柯岛群为一套陆相陆源碎屑岩, 具有冲积扇河流湖盆的沉积相组合, 以相同的沉积岩组合、构造背景及生物特征( P-P动物群) 在区域上可与吉中地区芦家屯组对比, 时代属早三叠世, 是晚华力西造山作用后造山阶段拉张盆地产物。

2009 Vol. 28 (1): 37-44 [摘要] ( 2096 ) [HTML 1KB] [PDF 202KB] ( 3059 )
44 王清海, 韩永吉, 张颖, 孙巍
科技论文的引言及撰写中存在的问题系列讨论之三
2009 Vol. 28 (1): 44-85 [摘要] ( 1514 ) [HTML 1KB] [PDF 180KB] ( 3139 )
45 雷万杉, 张振庭, 刘亚剑, 王淼
吉林江源小石人金矿综合勘查方法研究

对小石人金矿区进行的实验性地质测量剖面显示, 土壤地球化学法、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和能谱测量法等能指示矿化蚀变分带。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中: Au、Ag、As、Cu、Pb、Zn、Co、Ni、Bi、 Hg和V等元素的地球化学浓集趋势有效指示出矿化集中区和蚀变带, Mn元素还可做为金矿化区的边界指示元素。地球物理测量结果显示两种信息模式: ① 高阻、高极化、相对低磁、低K和低总计数率在空间上对应硅化蚀变带地段; ②低阻、低极化、相对高磁、高K和高总计数率对应于石英斑岩侵入体地段。综合信息推断出硅化蚀变带出现在石英斑岩侵入体两侧, 经过工程控制在石英斑岩南北两侧发现两条矿带, 证实找矿模型正确, 并发现金矿脉两条, 计算储量为5.2 t。

2009 Vol. 28 (1): 45-67 [摘要] ( 2986 ) [HTML 1KB] [PDF 1375KB] ( 3294 )
53 徐倩, 王冬艳, 刘爽, 李月芬, 王锡魁
四平地区不同母质黑土土壤地球化学研究

在吉林省四平地区黑土分布区选择3个具有不同成土母质特点的黑土样点进行土壤剖面样品进行测试。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表明, 不同采样点母质层土壤的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具有显著差异: 表层黑土虽然对母质的地球化学性质有一定的继承性, 但在区域内相同的气候和植被等成土因素长时间的影响下, 土壤地球化学元素的含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不同母质条件下形成的黑土在地球化学性质上表现出一定的趋同性。

2009 Vol. 28 (1): 53-59 [摘要] ( 3088 ) [HTML 1KB] [PDF 314KB] ( 3139 )
60 毕明丽, 路来君, 宋茂德, 袁平
新疆戛勒赛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指示意义

对戛勒赛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及原岩元素含量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 共圈定综合异常9 处。异常主要分布于二长花岗岩与下元古界金水口群地层接触带及金水口群内, 矿体多产于二长花岗岩、二云石英片岩及透闪大理岩中。综合异常区内W、Sn元素间套和好, 且浓集中心一致, 浓度分带明显。区内具备寻找隐伏-半隐伏中高温热液金属矿产的条件, 是寻找钨锡矿产的较佳区域。

2009 Vol. 28 (1): 60-67 [摘要] ( 3344 ) [HTML 1KB] [PDF 346KB] ( 3291 )
68 李林山, 魏玉明, 孙德福
黑龙江逊克霍吉河地区地球化学找矿方法

水系沉积物和土壤采样分析研究表明, 在研究区地球化学找矿工作中可采用两者相结合的采样方法。水系沉积物样品过筛粒级为- 10~ + 60目, 其中- 10~ + 20目和- 20~ + 40目粒级样品比较发育, 含量较高, - 40~ + 60目粒级样品含量最低, - 60目样品含量上下波动较大。样品中Au、Bi 和Sn含量变化大, 变异系数在各粒级中分别为0.41~1.41、1.84~2.49和1.40~1.50, 其他元素在各粒级中变异系数为0.31~0.94, 含量变化较小。土壤测量发现, 在B层发育部位采集B层中部土壤, 在B层不发育地段采集B +C层土壤样品, 能较好反映异常。元素含量从浅到深有增加趋势, 异常强度有所变化, 但对发现异常没有影响。

2009 Vol. 28 (1): 68-74 [摘要] ( 3044 ) [HTML 1KB] [PDF 2153KB] ( 2961 )
75 韩军, 刘再华, 李强
广西弄拉兰电堂岩溶泉水化学动态变化

利用多参数自动记录仪对广西弄拉兰电堂泉无降雨时的水化学动态变化监测表明, 水中CO2 分压、温度和包气带含水状况是驱动泉水水化学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气温变化、降雨及太阳辐射的昼夜更替, 影响了植物生命活动的强弱。湿季泉水的溶蚀强度明显大于干季, 表现为方解石饱和指数 ( SIC ) 和白云石饱和指数( SID ) 较高。干湿季无降雨气候条件下, 温度对植物活动起主要控制作用。

2009 Vol. 28 (1): 75-81 [摘要] ( 2189 ) [HTML 1KB] [PDF 845KB] ( 2834 )
82 周剑, 杨毅恒
2010和2020年中国石油可供预测分析

根据中国石油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程度, 运用回归分析预测模型、HCZ模型、Hubbert模型和翁氏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并结合定性分析得出, 到2010年和2020年时, 中国石油可采储量分别为 39.87~45.17亿t和54.37~64.57亿t, 扣除开采消耗的可供储量, 原油生产能力可保持在1.56 ~ 1.85亿t。

2009 Vol. 28 (1): 82-85 [摘要] ( 2702 ) [HTML 1KB] [PDF 247KB] ( 2753 )
86 刘燕戌, 孟令顺, 杜晓鹃, 刘丹, 许家姝, 张明仁, 吕伟星
利用综合地球物理资料研究大庆探区外围绥芬河七星镇剖面构造特征及油气远景

通过分析绥芬河—七星镇(简称DB3) 地球物理剖面的位场异常和一阶导数特征, 在波数域利用重力归一化总梯度及相位法进行计算并划分出12条主要断裂。利用频率域的线性反演法计算了盆地基底深度, 并划分出绥阳隆起、敦密断陷、穆棱隆起、鸡西盆地、那丹哈达隆起、勃利盆地、七台河隆起、北兴坳陷和七星镇隆起区, 剖面的重力基底深度为0.9~3.8 km。综合重力和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对剖面的9个构造分区进行分析, 并推断敦密断陷内部、鸡西盆地中部和勃利盆地南部分布有3 个油气远景区。

2009 Vol. 28 (1): 86-114 [摘要] ( 2565 ) [HTML 1KB] [PDF 653KB] ( 2815 )
92 宋立春
油气层录井的精细解释方法 ——以吉林探区为例

采用“四大参数法” (峰值、峰基比、甲烷和重烃) 、全烃曲线形态法和全烃储层灌满系数法, 解决了吉林探区油气层气测低异常和组分发育不全等问题。进一步以地化录井为核心, 结合核磁孔隙度和色谱油性, 建立了地化含油饱和度储层评价体系, 解决了油气层荧光、气测显示异常和电测低电阻的油层评价难题。

2009 Vol. 28 (1): 92-97 [摘要] ( 2346 ) [HTML 1KB] [PDF 778KB] ( 3641 )
98 徐善辉, 韩立国, 李培培, 廉玉广
层状介质P波非双曲走时速度误差分析

为提高各向异性非双曲速度分析的精度, 以适应大偏移距和复杂介质条件下的速度分析, 通过总结层状介质非双曲线速度参数估计的基本步骤, 同时利用数值模拟及相似度分析方法验证了非双曲线速度分析的可靠性, 反演出的速度结果与理论值的误差为1% ±。同时, 对各向异性参数η进行了误差分析, 发现η对误差相当敏感, 直接反演所得的η值与理论计算值误差高达12.87% , 因此最好进行直接拾取, 以提高速度分析的精度。

2009 Vol. 28 (1): 98-102 [摘要] ( 2726 ) [HTML 1KB] [PDF 268KB] ( 2887 )
103 王宏伟, 童茂松, 杨霄
基于LabVIEW的岩石阻抗分析仪控制程序设计

针对人工测量岩石复电阻率难以实现的困难, 在Windows 98 操作系统下, 采用LabVIEW6i图形化编程语言和VISA标准, 开发了Hp4194A 岩石阻抗分析仪的控制程序, 实现了该设备的扫描方式设置、显示参数设置、补偿参数设置及数据采集。与常规人工测量时间约60 min相比, 自动测量时间缩短到2 s, 保证了岩石复电阻率实验的正常进行。

2009 Vol. 28 (1): 103-107 [摘要] ( 2493 ) [HTML 1KB] [PDF 224KB] ( 3179 )
108 石少敏, 孙元贵, 邓亚平
振冲法处理淤泥土体的研究

18层住宅楼建在天然地基中的含淤泥土层上, 地基采用振冲法处理。通过对各楼不同层位处的载荷试验和主体施工中的沉降观测得出: 较厚淤泥层上的高层建筑地基采用振冲法处理可以取得经济可靠的效果; 加大振冲器功率可使基础沉降效果明显减小; 振冲桩复合地基中附加应力扩散现象随软土层上部相对硬层强度增加而增加, 但以上部土层厚度影响为主; 对于筏板基础, 载荷试验曲线初段受深度影响不能真实反映复合地基的压缩性。

2009 Vol. 28 (1): 108-114 [摘要] ( 2325 ) [HTML 1KB] [PDF 585KB] ( 2711 )
115 张中琼, 王清, 李晓茹, 宋晶, 房明, 崔孝礼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为解决一些软土不能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问题, 必须对其进行加固处理。本文借助室内试验, 对比江门软土加固前后的基本物理性质、物理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质, 借助扫描电镜( SEM) 对比研究加固前后土体微结构和工程性质的变化。研究表明: 加固后黏粒组含量明显减少, 砂砾组和粉粒组含量明显增加, pH值降低, 阳离子交换量大幅下降, Ca2 + 、CI- 和HCO - 3 含量减小, 其他离子含量变化不明显。加固过程增加了颗粒之间的连结力, 力学性质明显提高。加固前软土的微结构以絮凝状结构为主, 大孔隙较多; 加固后以团粒状结构为主, 粒内和粒间孔隙变小。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效果明显, 软土工程性质明显提高, 可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2009 Vol. 28 (1): 115-138 [摘要] ( 2249 ) [HTML 1KB] [PDF 588KB] ( 2672 )
120 周波, 王常明, 匡少华, 张静涛
辽宁阜朝高速公路路基黄土的工程地质性质

对辽宁阜新—朝阳段高速公路路基黄土进行的物理力学试验及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 辽西黄土在粒度组成和化学成分上与其他地区有较大差异, 如SiO2、Al2O3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微结构以支架大孔微胶结结构、支架大孔-镶嵌微孔半胶结结构、絮凝状胶结结构和凝块状胶结结构4种类型为主, 并具有较好的物理力学性质: 干密度为1.15~1.76 g/ cm3 , 天然含水率平均值为18.31% , c值为7.5~86.3 kPa, φ值为14.0~29.9°, 湿陷性黄土段以中等湿陷性为主。

2009 Vol. 28 (1): 120-126 [摘要] ( 3164 ) [HTML 1KB] [PDF 844KB] ( 3173 )
127 蒋宗孝, 江彩英, 王加义, 张信华, 黄元森, 黄廷炎, 应凌云
闽北地质灾害与降水关系分析

闽北是地质灾害的易发区。通过分析闽北地质灾害与降水的关系, 建立了闽北地质灾害与降水的关系模型(有效雨量) , 并应用GIS技术开发了闽北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分析结果表明: 闽北地质灾害的发生与近10天的降水均有关系, 与当天大暴雨和近3天降水的关系最为密切, 群发性地质灾害大多在近3天合计雨量≥180 mm或近3天雨量≥100 mm且中4天(或远3天) 有连续性暴雨的情况下出现。降水量(有效雨量) 大小与地质灾害的发生呈指数关系, 出现地质灾害的有效雨量为: 在中南部高易发区为60 mm, 在中北部中易发区为75~80 mm, 在北部低易发区为100 mm。

2009 Vol. 28 (1): 127-133 [摘要] ( 2454 ) [HTML 1KB] [PDF 450KB] ( 2894 )
134 李续, 卢大超
多金属矿床工业指标的制定—以中国北方某特大型铜钼矿床为例

多金属矿床工业指标特征的研究表明, 不宜采用单一金属矿床工业指标的制定方法, 必须考虑各种有用金属综合回收的总价值, 制定组合工业指标, 并以此进行各种品位指标的计算。以中国北方某特大型铜钼矿床为例, 介绍了其多金属矿床边界品位、块段最低工业品位、矿区最低平均品位、最小可采厚度和夹石剔除厚度等工业指标的制定过程, 并指出随着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工业指标应是一个动态的标准, 可以修定和优化原有的工业指标。应重视和推广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计算储量, 依据市场的变化实行储量和工业指标的动态管理。

2009 Vol. 28 (1): 134-138 [摘要] ( 2275 ) [HTML 1KB] [PDF 223KB] ( 3080 )
139 王旭辉, 陆继龙, 王连和, 郝立波, 蒋艳明, 赵玉岩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质量控制系统关键模块的实现方法

为满足各种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包括1∶5万、1∶20万和多目标地球化学等) 对数据质量控制的要求, 并提高工作效率, 研制开发了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质量控制系统。由于该系统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并采用C /S和B /S双结构结合的开发模式, 因此一些关键模块的实现至关重要, 其中包括数据库关键表的设计、任务单的下载、分析结果的上传、质量控制样品的插入和数据质量的实时监控等。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些关键模块的实现方法, 并给出若干模块的具体实现代码。

2009 Vol. 28 (1): 139-142 [摘要] ( 3306 ) [HTML 1KB] [PDF 121KB] ( 3521 )
 

最 新 动 态

 
 
世界地质(中文版)获“2016年度高校编辑出版质量优秀科技期刊”奖
网站开通及严正声明
                  更多 
 

友 情 链 接

 
 
   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库
                  更多 
 
版权所有 © 《世界地质》编辑部
地址:长春市西民主大街938号 邮编:130026 电话:0431-88502587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