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世界地质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留 言 板       English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世界地质
 
2012年 31卷 1期
刊出日期:2012-03-25

论文
   
论文
1 Nareerat Boonchai, 孙革, Paul J Grote
泰国东北呵叻府苏拉娜里地区新生代硅化木及其古环境意义

摘要: 泰国东北部新生代硅化木十分丰富且保存完好。经对23 件木化石标本研究,已鉴定出真双子叶植物6 科7 属约13 种,包括Canarium sp. ( Burseraceae) ; Terminalia sp. vel Combretum sp. ,Terminalia sp. ( Combretaceae) ; cf. Irvingia sp. ( Irvingiaceae) ; Cynometroxylon holdeniCynometroxylon sp. ,cf. Cynometroxylon spp. ,cf. Millettia spp. ( Leguminosae) ; Careya spp. ( Lecythidaceae) ; Azadirachta sp. ( Meliaceae) ; 以及其他4 个分类群( 分类位置待定) 。这些高度分化的古植物群显示出与泰国东北部现存的混合落叶林、干旱阔叶林和干旱常绿林非常相似的特征,反映了该地区当时的古气候是近于湿润的热带疏林草原气候( 热带干湿气候) 。

2012 Vol. 31 (1): 1-8 [摘要] ( 1765 ) [HTML 1KB] [PDF 927KB] ( 2854 )
9 范振华, 李绪俊, 梁本胜, 田素梅, 范文亮, 任山峰
吉林安图海沟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岩构造环境

海沟岩体是海沟金矿的赋矿岩体,由边缘相二长岩和中心相二长花岗岩组成,其岩石化学成分具有低硅,富铝,全碱含量较高等特点。海沟岩体富集高场强元素( HFSE) Th、U、Nb、Ta、Hf、 Zr,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 LILE) 。岩体稀土元素呈强分馏、无明显铕异常、轻稀土强烈富集模式。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样品均落入火山弧环境。综合分析认为海沟岩体与中太古宙色洛河群变质岩共同组成了一个小规模的变质核杂岩,结合海沟岩体锆石SHRIMP U --Pb 精确定年结果( 322 ~ 326 Ma) ,认为在海西早期中亚—蒙古洋尚未闭合、南北地体未发生碰撞前,大洋板块向南深俯冲于华北板块之后引起陆壳增生,部分融熔形成深熔含铀钾质花岗岩。海沟岩体可能为火山弧环境下形成敦化隆起这一陆壳增生过程的产物。

2012 Vol. 31 (1): 9-19 [摘要] ( 2148 ) [HTML 1KB] [PDF 1562KB] ( 2755 )
20 郭佳, 黄永卫, 孙景贵, 唐臣, 王连国, 李光辉
黑龙江四山林场金矿床闪长玢岩中锆石U--Pb 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黑龙江四山林场金矿床是近年来在滨东地区发现的一座典型的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对其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闪长玢岩中锆石进行了详细研究的结果显示,该锆石的U--Pb 年龄可分为6 组: 1 057 ± 9 Ma、199 ± 2 Ma、144 ~ 148 Ma、115 ± 2. 7 Ma、111. 6 ± 1. 7 Ma ( n = 6,MSWD = 0. 55,probability = 0. 77) 和107. 3 ± 2. 8 Ma ( n = 3,MSWD = 0. 088,probability = 0. 92) 。结合区域岩浆热事件的发育状况,初步判定闪长玢岩的岩浆就位于115 ~ 107 Ma,岩浆演化过程受到中元古代及早侏罗世花岗质岩石的强烈混染; 成矿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向晚白垩世的转化阶段,其成岩成矿背景与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下中酸性花岗岩岩浆作用密切相关。

2012 Vol. 31 (1): 20-27 [摘要] ( 2213 ) [HTML 1KB] [PDF 1773KB] ( 2544 )
28 杨新宇, 程日辉, 黄党委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沉积微相特征及意义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是一套以碎屑岩沉积为主的地层,其主要岩性为正常碎屑沉积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居次。砂岩在所有岩性中所占比重最大,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砂岩的成分特征与酸性火成岩一致,反映火山岩物源的特点。营城组可以分为4 个砂组,充填序列显示营城组主要由两个大的旋回组成: ①营Ⅱ砂组和营Ⅰ砂组; ②营Ⅳ砂组和营Ⅲ砂组。营Ⅱ末期和营Ⅳ末期分别为这两个大的旋回的最大湖泛面,识别出的沉积微相有14 种类型,包括静水泥质沉积、浊流沉积、临滨砂坝、浊积水道、泥石流、辫状河道、片流沉积、分流间湾、河口坝、重力河口坝、水下河道、重力水下河道、远砂坝和席状砂。扇三角洲的重力河口坝和重力水下河道以及水下扇的浊积水道较为发育,是构造活动背景下沉积和再搬运的产物。这3 种类型的砂体也是十屋油田重要的油气储层。

2012 Vol. 31 (1): 28-39 [摘要] ( 2033 ) [HTML 1KB] [PDF 2288KB] ( 2310 )
40 潘世语, 迟效国, 孙巍, 权京玉, 胡兆初, 达佳伟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晚石炭世本巴图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苏尼特右旗地区本巴图组火山岩主要由玄武安山岩及安山岩组成,含少量英安岩。安山岩的锆石U--Pb 年龄为300. 9 ± 1. 6 Ma。火山岩的化学成分总体具有拉斑系列的低钾、相对富铁的特征,微量元素组成与圣基茨岛弧火山岩十分相似,以轻重稀土的弱分馏、富集不相容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为特征。本巴图组火山岩具Eu 的负异常和贫Sr 特征,指示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过以斜长石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这一作用也导致了岩石贫铝、富钠。本巴图组火山岩初始岩浆起源于俯冲地幔楔的部分熔融,其形成与古亚洲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

2012 Vol. 31 (1): 40-50 [摘要] ( 2807 ) [HTML 1KB] [PDF 1588KB] ( 3001 )
51 施璐, 郑常青, 张兴洲, 周建波, 李娟, 崔芳华, 李文智
内蒙古林西地区二叠系林西组泥质岩石动力变质

内蒙古中部林西地区发育有北东向构造带,该构造带靠近西拉木伦河缝合带,使该区林西组地层部分经受了动力变质作用改造,构造带以外林西组地层未遭受动力变质。此动力变质带内劈理发育,变质的泥岩和泥质粉砂岩构造置换现象强烈。动力变质带内部变形变质强度极不均匀,其间有石英细脉贯入,有的部位变形变质程度高,形成二云母构造片岩,出现了黑云母+ 白云母+ 绿泥石+ 斜长石+ 石英等变质矿物组合,其中黑云母化学组成为Fe2 + ( 1. 38% ~ 2. 63%) ,Mg2 + ( 1. 93% ~ 2. 47%) 、K + ( 0. 96% ~ 1. 38%) ; 白云母为Si4 + ( 6. 13% ~ 6. 78%) 、Al[Ⅳ] ( 1. 22% ~ 1. 87%) 、K + ( 0. 93% ~ 1. 46%) 。根据二云母地质温度计估算的动力变质作用PT 条件为0. 3 GPa,480℃,有的部位只有脆性变形,没有新生变质矿物出现,只有变形没有变质。其动力变质作用研究为松辽盆地及外围上古生界油气资源评价提供了地质依据。

2012 Vol. 31 (1): 51-57 [摘要] ( 2008 ) [HTML 1KB] [PDF 1020KB] ( 2512 )
58 王磊, 孙丰月, 许庆林
吉林大黑山钼矿流体包裹体及矿床成因

吉林大黑山超大型钼矿床是中亚--兴蒙造山带东段的斑岩型钼矿床之一,矿体产于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体和不等粒花岗闪长岩体中,与下古生界头道沟组变质火山岩地层关系密切。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大黑山钼矿床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和含子矿物三相两类包裹体。成矿流体反映了较连续的演化过程,成矿早--中阶段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及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300 ℃ ~ 460 ℃,流体盐度为1. 7 wt% ~ 49. 92 wt% NaCl eqv,该阶段流体经减压沸腾作用,导致大规模矿质沉淀,为大黑山钼矿床的主成矿阶段; 成矿晚阶段由于大气降水的大量混入,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96. 5 ℃ ~ 300 ℃,流体盐度为1. 7 wt% ~ 7. 1 wt% NaCl eqv,成矿流体总体上属H2O -- NaCl 体系。流体沸腾作用是金属硫化物大量沉淀的主要机制,该矿床形成于陆缘弧环境。

2012 Vol. 31 (1): 58-67 [摘要] ( 2242 ) [HTML 1KB] [PDF 1264KB] ( 2801 )
68 鞠楠, 任云生, 王超, 王辉, 赵华雷, 屈文俊
吉林敦化大石河钼矿床成因与辉钼矿Re-Os 同位素测年

大石河钼矿床是近年来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钼成矿带南缘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钼矿床。深部矿体产于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体顶部,呈细脉浸染型; 近地表矿体主要呈含辉钼矿石英脉,赋存于浅变质岩中。钼矿化受隐爆角砾岩筒及构造裂隙控制,矿化与蚀变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属斑岩型钼矿床。对采自矿区浅部矿体中的5 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 同位素测年,获得模式年龄( 182. 1 ± 2. 7) ~ ( 191. 9 ± 2. 6) Ma,加权平均年龄( 186. 7 ± 5. 0) Ma,MSWD 值为11. 8,表明大石河钼矿形成于燕山早期。结合近年来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钼成矿带上所获得的成岩成矿年龄数据,认为160 ~ 190 Ma 是该钼成矿带的钼矿成矿作用的集中期。辉钼矿样品中Re 含量为3. 549 ~ 4. 362 μg·g - 1,指示成矿物质为壳源。综合分析认为,大石河钼矿床为该区燕山早期大规模成矿事件的产物,形成于古亚洲构造域和环太平洋构造域叠加和转换期的构造环境。

2012 Vol. 31 (1): 68-76 [摘要] ( 2227 ) [HTML 1KB] [PDF 1130KB] ( 3285 )
77 王学刚, 王可祥, 付洋, 陈国华
黑龙江塔源金银铜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

塔源金银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含金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 矿床形成与岩浆热液关系密切,矿体大部分受断裂及构造蚀变带控制,其上下盘为斜长花岗岩,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出,矿石构造以浸染状脉状为主。从矿区不同期次石英脉、不同矿化阶段围岩中采取黄铁矿标本,18 件样品的δ34S 平均值为- 3. 37 × 10 - 3,变化范围为1. 40 × 10 - 3 ~ - 7. 80 × 10 - 3,极差为9. 20 × 10 - 3。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80℃ ~ 200℃。结合元素组合特征,认为该矿床成因属浅成低温热液矿床。通过对物化探资料多元地质信息的综合研究认为: 围岩蚀变、物化探组合异常可以作为一个重要找矿标志; Cu、Pb、Ag 是主要成矿指示元素,清楚地反映了矿化蚀变带和控矿构造范围; Au 异常能准确地指示矿体( 含矿石英脉) 所在位置; 高电阻率与高极化率可作为重要的地球物理找矿间接标志。近南北向或北西向断裂构造岩浆活动地带,在火山活动中心及两侧可作为重点找矿靶区。

2012 Vol. 31 (1): 77-84 [摘要] ( 2201 ) [HTML 1KB] [PDF 978KB] ( 2565 )
85 张宇峰, 郭万军, 吴国学, 赵宏光, 吴涛涛
黑龙江黑河八车力矿区及外围隐伏矿体预测及查证

为查明八车力矿区及其外围资源潜力,在综合该矿区已有资料信息的基础上,采用地质草测、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激电中梯测量等方法,对八车力矿区及外围进行Au、Mo 隐伏矿体预测和定位,并实施了探槽和浅井地表工程验证,发现了5 条Au、Ag 矿脉和隐伏钼矿体一处。该矿点的发现是利用地质、物化探等综合信息方法找矿的成功范例。

2012 Vol. 31 (1): 85-92 [摘要] ( 1821 ) [HTML 1KB] [PDF 1229KB] ( 2415 )
93 孙振明, 王建新, 丁培超, 付洋, 王超
山东张里金矿碱性次火山岩特征与成矿作用

山东张里金矿床是与碱性次火山岩有关的、赋存于隐爆角砾岩体内的石英- 冰长石- 萤石型中低温热液矿床。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和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 控矿岩石系列分为: ①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SiO2 平均含量为57. 6%,稀土总量为373. 98 × 10 - 6 ~ 297. 43 × 10 - 6,δEu 为0. 85 ~ 0. 82,Sr = 0. 704 41; ②高钾碱性岩系列,SiO2 平均含量为56. 65%,稀土总量为371. 19 × 10 - 6 ~ 41. 62 × 10 - 6, δEu 为0. 89 ~ 0. 93,Sr = 0. 717 11。这两种控矿岩石系列分别由两个不同的幔源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各自经过长时期的分异作用,并且混染了部分壳源物质而成,其含矿热液来自碱性次火山岩。

2012 Vol. 31 (1): 93-99 [摘要] ( 1880 ) [HTML 1KB] [PDF 733KB] ( 2538 )
100 王琳琳, 徐九华, 孙丰月, 林龙华, 褚海霞
新疆阿尔泰萨热阔布—铁木尔特地区两类矿化及成因

新疆阿尔泰南缘萨热阔布—铁木尔特一带的矿床均赋存于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的变质岩系中。早泥盆世的海相火山形成了Zn--Pb ( Cu) 矿化,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碰撞造山相应形成了Cu--Au 石英脉矿化; 前者以铁木尔特VMS 型Zn--Pb ( Cu) 矿床为代表,后者以造山型萨热阔布金矿为代表,与造山有关的脉状矿化还叠加在铁木尔特等VMS 矿床中。通过对比两类矿化的稳定同位素特征,结合矿化的变形变质和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了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和矿床成因。萨热阔布金矿主成矿阶段硫化物石英脉和铁木尔特Zn--Pb ( Cu) 矿床中晚期发育的含黄铜矿石英脉中均富含碳质 ( CO2--CH4--N2 ) 流体包裹体,可能与碰撞造山的热液流体作用有关。铁木尔特Zn--Pb ( Cu) 矿床中代表VMS 期的浸染状矿石中硫化物δ34S 为-26. 46 × 10-3 ~ -19. 72 × 10 -3,硫主要来源于海水硫酸盐的无机还原和细菌还原作用; 而代表后期叠加改造的脉状矿化硫化物值与萨热阔布金矿床硫化物石英脉中δ34S 值接近,硫主要来源于造山过程中的深源流体。萨热阔布金矿床硫化物石英脉和铁木尔特Zn-- Pb ( Cu) 矿床晚期含黄铜矿石英脉的δDH2O 值和δ18OH2O 值,均反映了碰撞造山期热液与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有关。萨热阔布金矿硫化物石英脉中碳质流体包裹体CO2 体系中δ13 C 为- 21. 15 × 10-3 ~ -7. 51 × 10 -3,CH4 体系的δ13C 为-34. 11 × 10 -3 ~ -28. 38 × 10-3 ; 铁木尔特Zn--Pb ( Cu) 矿床含黄铜矿石英脉中碳质包裹体测得的δ13C 为-8. 02 × 10 -3 ~ -6. 99 × 10 -3,δ13 C 特征与海相火山沉积无关,具岩浆源或深部源的特点。

2012 Vol. 31 (1): 100-112 [摘要] ( 3843 ) [HTML 1KB] [PDF 1798KB] ( 2557 )
113 刘群
内蒙古大青山山前断裂带构造变形特征

大青山山前断裂带沿大青山山前呈近东西方向展布,是河套新生代断陷盆地形成的主要控制断裂,由一系向南倾斜的阶梯状高角度断层组成。断裂带活动以北升南降的垂直差异运动为主,具有长期活动发展演化历史。该断裂带在白垩纪时期开始形成,其活动可划分为5 个演化阶段: 早白垩世初始形成阶段、古近纪—新近纪、早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构造变形阶段。该断裂带的形成受区域构造应力场控制,是区域上南北向伸展而形成的近东西方向张性正断层。

2012 Vol. 31 (1): 113-119 [摘要] ( 1586 ) [HTML 1KB] [PDF 1429KB] ( 3016 )
120 法贵方, 康永尚, 商岳男, 王红岩, 刘洪林, 刘人和
全球油砂资源富集特征和成矿模式

对全球5 个重点油砂盆地的解剖研究及16 个油砂盆地成矿条件的初步研究,总结出全球油砂资源的富集特征、成矿主控因素和成矿模式。全球油砂资源集中分布在3 大成矿构造带、4 大成矿构造区、6 大成矿盆地及2 种类型成矿盆地,集中程度远高于常规油气。油砂资源富集是优质烃源岩、多旋回演化、氧化环境以及烃类降解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不同的盆地类型、构造演化和构造位置,可将油砂成矿模式分为斜坡降解型、古油藏破坏型、构造抬升型和断裂疏导型。

2012 Vol. 31 (1): 120-126 [摘要] ( 1959 ) [HTML 1KB] [PDF 1122KB] ( 2795 )
127 宋立忠, 陈践发, 刘灵童, 窦旭明, 唐敏, 沈霞
松南长春岭背斜带油源对比与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长春岭背斜带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南邻双城、北邻三肇两个生烃凹陷。为明确其油源和成藏控制因素,利用萜烷、伽马蜡烷和藿烷等生物标志物进行原油类型和油--油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岭背斜带和朝阳沟阶地扶余油层原油为I 类,双城凹陷原油类型为II 类。通过三环萜/五环萜与 Tm/Ts 比值对比可知,长春岭背斜带与朝阳沟阶地扶余油层原油相似,与双城凹陷的原油存在明显区别。结合烃源岩成熟度、生排烃能力和平面分布可知,长春岭背斜带的石油来自其北部的三肇凹陷青山口组一段烃源岩的可能行较大,为上生下储组合。南部双城凹陷供油少的原因是烃源岩成熟度低、排烃能力差。用泥岩压实法恢复的古构造结果表明,位于现今高部位的勘探失利井实际上处于古构造的低部位,不是主成藏期油气运聚的有利方位,因而无油气显示。生烃中心的分布、成藏期的古构造背景、近南北向展布的砂体及断层是控制本区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

2012 Vol. 31 (1): 127-133 [摘要] ( 2242 ) [HTML 1KB] [PDF 883KB] ( 2333 )
134 张婷婷, 遇运良, 韩娇艳, 白烨, 王欣
十屋油田油藏主控因素分析

十屋油田油藏类型复杂,油藏主控因素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对沉积相带、构造调整、烃源岩、油气分布特征等方面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十屋油田油藏的主控因素: 沉积相带控制了区域油藏的展布; 晚期构造运动重新调整了油气藏; 岩性控制了油藏的边界; 背斜与单斜构造使得油气富集; 湖扇叠置使得油气近源成藏。

2012 Vol. 31 (1): 134-138 [摘要] ( 1839 ) [HTML 1KB] [PDF 661KB] ( 2481 )
139 陶高强, 董清水, 聂辉, 张凯文, 楼仁兴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台油气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台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勘探程度低,是中国石油公司海外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目标区之一。以构造单元类型为基础,通过对西伯利亚地台油气成藏条件、圈闭类型及油气分布等特征的综合分析初步得出: 控制西伯利亚地台油气分布的因素主要为构造作用及地层与烃源岩发育特征,油气成藏模式主要为自生自储式; 油气藏主要分布于不发育地盾的克拉通内部隆起区及大陆边缘坳陷中,前者的富油气层位主要为文德系—寒武系,后者的富油气层位主要为二叠系—侏罗系; 油气藏类型主要为地层--构造复合型。

2012 Vol. 31 (1): 139-147 [摘要] ( 1955 ) [HTML 1KB] [PDF 1254KB] ( 2911 )
148 黄龙, 方石, 刘招君, 张军龙, 杨步增, 马新海, 杨子成
蒙古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烃源岩特征及潜力评价

烃源岩潜力评价是油气田勘探的重要步骤,对于岩性油气藏勘探尤为重要,需考虑多方面因素。受塔南凹陷实际条件的限制,选取烃源岩厚度、有机碳含量、干酪根类型、热解指标、有机质成熟度等5 项指标,对研究区下白垩统铜钵庙组、南屯组、大磨拐河组烃源岩特征及潜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烃源岩特征整体优好; 南屯组的烃源岩最优,大磨拐河组次之,铜钵庙组最差。使用 “直接乘法”对研究区9 小层烃源岩生烃潜力进行综合排队,其中南屯组SQ3-3 小层的烃源岩发育最好,铜钵庙组I 油组的烃源岩发育最差,其先后顺序及评价为: SQ3-3、SQ3-2、SQ3-5、SQ3-1、SQ3- 4、SQ4-1、II 油组、SQ4-2 及I 油组。

2012 Vol. 31 (1): 148-155 [摘要] ( 2093 ) [HTML 1KB] [PDF 665KB] ( 2339 )
155 姜均伟, 曾玉强, 胡友良
阿尔及利亚438 区块古生代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特征

阿尔及利亚438 区块位于阿尔及利亚Oued Mya 盆地北部。利用石油地质理论和测试、测井解释资料,解析阿尔及利亚438 区块古生代地层和油藏特征。分析表明,438 区块所属的Oued Mya 盆地古生代属于克拉通盆地,沉积了奥陶系、志留系和泥盆系多套海相地层,发育有志留系泥页岩和奥陶系页岩两套烃源岩,具备良好的生储盖条件。根据NGS-P1 井的实探资料,裂缝在奥陶系的Hamra 石英砂岩的成藏中起主导作用,应为裂缝型圈闭; 构造和岩性在Dale de M'Kratta 砂岩和泥盆系砂岩的成藏中起主导作用,应为构造--岩性圈闭,推断本区古生代油气成藏模式为断层输导型。

2012 Vol. 31 (1): 155-161 [摘要] ( 2193 ) [HTML 1KB] [PDF 1125KB] ( 2637 )
162 杜旭东, 赵齐辉, 庄维, 韩桂芹, 吴国海
利用测井资料研究阿雷斯油田地层构造特征和油气水分布规律

利用测井资料对比分析了阿雷斯油田和南阿雷斯构造的地层特点,并确定了4 个标志层,认为白垩系和上侏罗统的阿克萨布拉克组的地层分布比较稳定,层内小层地质特征可对比性高,该组与下伏侏罗统地层为不整合接触关系; 库姆科尔组应为中下侏罗统残余地层。详细分析了其南侧的南阿雷斯构造相应层位之间的地层关系,认为阿克萨布拉克组与库姆科尔组之间不整合特征明显,阿雷斯油田的阿克萨布拉克组与其下伏侏罗系地层存在不整合关系。基于上述不整合地层关系的认识,认为阿雷斯油田中下侏罗统油藏类型为多个地层不整合油藏。目前钻遇基底的出油井为单独成藏,受古隆起控制。

2012 Vol. 31 (1): 162-170 [摘要] ( 1805 ) [HTML 1KB] [PDF 980KB] ( 2390 )
171 孙晖, 刘万崧, 王洪昌
基于重磁场特征的敦化盆地构造格架研究

依据重力、磁力异常数据及其处理结果( 水平梯度模和斜导数) ,对敦化盆地边界、基底起伏、断裂位置及以火成岩为代表的磁性体分布进行了研究。盆地重力异常的分析和水平梯度模及斜导数的计算结果表明,盆地基底具南部凹陷、中央凸起和北部凹陷的“两凹一凸”的起伏形态特征,盆地内断裂以SW--NE 向为主,盆地为单断半地堑式盆地。依据航磁异常,将盆地划分为4 个异常区: 东北部磁异常区、中部低磁异常区、西南高磁异常区和西南边部相对低磁异常区。结合磁异常水平梯度模和斜导数的计算结果显示,以火成岩为代表的磁性体受SW--NE 向构造控制。

2012 Vol. 31 (1): 171-178 [摘要] ( 1948 ) [HTML 1KB] [PDF 1644KB] ( 2539 )
178 黄飞, 韩立国, 张博, 孟大江, 张强
叠前PS 波Q 值提取与稳定高效的反Q 滤波算法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是进行岩性油气藏和隐蔽油气藏勘探的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方法。但由于实际地层是黏弹介质,造成地震波能量衰减和波形畸变,导致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难以满足油气勘探的精度要求。为更好地利用纵横波信息,需要对PP 波和PS 波进行振幅和相位补偿。通过解析法推导出一种从叠前转换波共炮点道集中提取横波Q 值的方法,将叠后稳定高效的反Q 滤波算法推广到叠前纵波和转换波的反Q 滤波中,改进了沿着纵波和转换波的传播路径进行补偿的叠前反Q 滤波算法,并进一步将常Q 层内的纵波和转换波反Q 滤波振幅补偿算子解耦为时间项和频率项的乘积,在保证补偿效果稳定的前提下,计算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2012 Vol. 31 (1): 178-186 [摘要] ( 2066 ) [HTML 1KB] [PDF 1643KB] ( 2897 )
187 李静叶, 王祝文, 刘菁华, 芮国华
核磁测井资料在大庆油田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测井可以提供与矿物成分无关的孔隙度、孔隙度分布、泥质束缚水体积、毛管束缚水体积、自由流体体积和渗透率等十分丰富的地层信息。通过深入研究P 型核磁测井数据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核磁测井数据处理软件,结合相应的常规测井资料,对大庆油田实际的核磁测井资料进行了综合解释。结果表明,核磁测井数据的应用可以增强大庆油田储层流体性质评价的可靠性,修正常规测井方法在复杂储层的评价问题中的一些解释失误。

2012 Vol. 31 (1): 187-192 [摘要] ( 1858 ) [HTML 1KB] [PDF 1254KB] ( 2385 )
193 杨昌贤, 崔光耀, 王乐明
基于监控量测的公路隧道二次衬砌受力分担比例

依托垫江至邻水高速公路铜锣山及明月山隧道,对公路隧道二次衬砌受力分担比例进行研究。通过围岩压力实测值与普氏理论、太沙基理论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深埋围岩压力公式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Ⅲ级、Ⅳ级和Ⅴ级围岩压力计算值比较符合实测情况。通过对围岩压力、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的接触压力现场量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Ⅲ级( 深埋) 、Ⅳ级( 深埋) 、Ⅴ级( 深埋) 和Ⅴ 级( 浅埋) 围岩二次衬砌受力分担比例分别为29. 20%、35. 28%、41. 38% 及32. 17%。研究成果对于公路隧道结构设计有着理论指导作用。

2012 Vol. 31 (1): 193-198 [摘要] ( 1729 ) [HTML 1KB] [PDF 381KB] ( 2322 )
199 张元元, 杨国东, 王凤艳
丹麦法稳健估计在隧道椭圆拟合中的应用

隧道断面在设计时为一标准圆形,受到施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变形为偏心率很小的椭圆。减小粗差影响、精确确定椭圆的几何参数是其研究的重点。通过对上海某一隧道断面的测量试验,得出用丹麦法稳健估计可以有效减小粗差的影响,而且拟合值可以很好地逼近无粗差情况下的最小二乘拟合值。采用Matlab 语言实现算法,并详细介绍了用二项式变换求解椭圆参数的方法。

2012 Vol. 31 (1): 199-203 [摘要] ( 1706 ) [HTML 1KB] [PDF 329KB] ( 2979 )
204 杨树才, 王常明, 马栋和, 陈龙, 刘治
某水电站引水洞进口侧山体边坡块体识别

某水电站进口侧山体边坡岩体为完整性较差的中--薄层状灰岩,岩体中主要发育3 条断层、1 组岩脉和4 组优势节理,严重影响了该山体边坡的稳定性。根据结构面分布,采取块体理论搜索边坡上的关键块体,通过赤平投影法找出边坡上所有的非空裂隙锥,将这些非空裂隙锥与临空面组合,从而获得所有可动块体; 利用矢量法计算不同运动形式下块体JP 编号、净滑力即可获得关键块体。结果表明: 该水电站引水洞进口侧山体边坡有4 块关键块体( JP 编号为00010111、00110111、10110111、 10111011) ,为该边坡稳定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2012 Vol. 31 (1): 204-209 [摘要] ( 1665 ) [HTML 1KB] [PDF 271KB] ( 2175 )
210 鲍新华, 殷术奎, 孙有泉, 姜吉生, 鲍硕超
比选法与层次分析法在农安支线供水线路优选中的应用

为优选农安支线供水工程输水线路,依据输水线路布置原则,对拟定的东线、西线、东西组合线和河道线共4 条比选方案,采用比选法和层次分析法,从施工条件、运行管理、供水安全和投资费用等方面进行了线路优选分析计算,结论为西线方案最优。西线方案具有工程布置相对容易、运行管理方便、供水较为安全及投资费用低的优点。论文还对河道输水的弃选方案进行了初步讨论。

2012 Vol. 31 (1): 210-217 [摘要] ( 1905 ) [HTML 1KB] [PDF 497KB] ( 2173 )
218 王斌, 姜琦刚, 孟翔冲, 吴阳春, 杨佳佳, 李根军
东北三省城市扩展及植被覆盖状况

基于三期遥感影像数据( MSS、ETM、CBERS) 对城市建成区的面积进行了调查,研究30 多年来东北三省城市的扩展情况,并且结合NDVI 数据,对研究区范围内的植被覆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976—2000 年、2000—2007 年两个阶段,城市建成区的面积持续增加,年均扩展率由 5. 10%增加至6. 32%,扩展强度比较显著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哈大交通经济带上; 研究区范围内东部的植被覆盖情况明显好于西部,NDVI 均值随与城市距离的增加而提高。

2012 Vol. 31 (1): 218-223 [摘要] ( 2067 ) [HTML 1KB] [PDF 409KB] ( 2352 )
224 王孟, 王冬艳, 李月芬, 尚媛, 杨园园
吉林延边地区土壤稀土元素的活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采用ICP--MS 方法对吉林延边地区土壤中的15 项稀土元素的全量和有效量进行分析,并研究了该地区土壤稀土元素的活化特征及土壤元素全量和土壤pH 值对稀土元素活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延边地区稀土元素总有效态含量的分布范围为18. 52 ~ 118. 02 mg /kg,平均含量为56. 75 mg /kg,稀土有效量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土壤稀土元素的活化系数为0. 23 ~ 0. 46,环境因素对稀土元素的活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稀土元素全量与有效量之间皆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 480 ~ 0. 779,土壤中稀土元素有效含量受全量控制; 部分土壤稀土元素的活化系数与土壤pH 值呈显著正相关。

2012 Vol. 31 (1): 224-230 [摘要] ( 1958 ) [HTML 1KB] [PDF 582KB] ( 2250 )
 

最 新 动 态

 
 
世界地质(中文版)获“2016年度高校编辑出版质量优秀科技期刊”奖
网站开通及严正声明
                  更多 
 

友 情 链 接

 
 
   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库
                  更多 
 
版权所有 © 《世界地质》编辑部
地址:长春市西民主大街938号 邮编:130026 电话:0431-88502587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