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试验”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土地·试验
    宋玉莲, 王明常, 王凤艳
    世界地质. 2020, 39(3): 714-7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5589.2020.03.023
    为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笔者以长春市城区为研究区域,利用监督分类对2000年、2005年、2007年、2014年、2019年Landsat影像进行分类。总体精度分别为99.166 4%、97.974 7%、96.341 0%、91.511 0%、99.263 8%。利用Landsat热红外波段数据,根据辐射传输方程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分别统计不同时期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平均地表温度。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平均地表温度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但增长速度略有差异。不同时期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与全区平均温度作比较,建设用地平均地表温度明显高于全区平均温度,最高可达4.78℃;而水体和林草地的平均温度则明显低于全区平均温度。建设用地增加对城市具有增温效应。
  • 土地·试验
    卢心瑜, 李淑杰, 孙德惠, 李鑫蕊
    世界地质. 2020, 39(3): 721-7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5589.2020.03.024
    为推行东北林区耕地质量提升,依托ArcGIS平台,从耕地质量限制因素入手,选取吉林省延边州图们市为研究区,基于耕地质量等别更新与监测数据库,利用改进的自然等提等潜力计算模型,确定图们市耕地质量提升的主导类型与限制程度,从而进行耕地质量提升区域划分,并计算质量提升区域的提升潜力。结果表明:图们市耕地提升限制因素存在37种主导类型,45种主导限制类型与主导限制程度的组合类型,质量提升分区共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时间段,短期质量提升区提升潜力为237.87,中期质量提升区提升潜力为96.17,长期质量提升区提升潜力为34.49。
  • 土地·试验
    王琳琳, 王力, 霍亮, 李予晋
    世界地质. 2020, 39(3): 731-7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5589.2020.03.025
    采用In元素作为内标消除基体干扰效应,优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工作参数,建立了辉钼矿中15种稀土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仪器检测限为0.000 9~0.002 9 μg/L,加入标准物质的回收率为99%~104%。钼标准物质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6.7%,与标准值相符。对吉林舒兰长安堡钼矿床的3个辉钼矿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的分析,测试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均<5%,结合标准物质测定和加标回收方法的验证表明,该实验方法可用于辉钼矿中稀土元素的准确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