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楠, 张森, 毕中伟, 任云生, 石蕾, 张迪, 顾玉超, 孙求实
赛马铌矿床为辽宁凤城地区新发现的稀土矿床,铌钽矿体主要赋存于灰褐色-草绿色霓霞正长岩中,为查明该矿床特征及成矿背景,对成矿岩体开展岩相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岩相学研究表明,该岩体主要以碱性长石(Afs)中的正长石(Or)为主,约占50%,霞石(Ne)30%,黑云母(Bt)15%,钠铁闪石(Arf)3%,霓石2%,岩石蚀变程度较弱,以硅化为主。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发现,SiO2含量集中在55.86%~63.80%之间,具有较低的TiO2含量(0.36%~0.64%)和P2O5含量(0.04%~0.11%),A12O3含量>15%,偏铝质明显,全碱含量较高(K2O+Na2O=9.72%~15.51%),且富钾(K2O/Na2O=2.42~3.64),里特曼指数(σ=[w(K2O+Na2O)]2/[w(SiO2-43)])为6.84~17.10,属富钾、偏铝、过碱系列的正长岩系;岩石中富集Ba、Cs、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Zr、Ti、Nb等高场强元素(HFSE),明显贫P和Ti,其中,Nb元素含量高达34.79×10-6~106.59×10-6,其过渡族元素的分布模式曲线为典型的W型,而HFSE中的Th、Pb相对富集,Ti出现明显负异常;稀土元素总量较高,含量差异明显,且轻稀土元素和重稀土元素分馏作用较明显,总含量为0.34×10-6~946.00×10-6,而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亏损,轻稀土元素(LREE)较富集,LREE/HREE为7.20~18.48,(La/Yb)N值较高(7.56~39.58),具有较低的(Rb/La)N值(0.31~1.14),较高的Nb/Ta值(24.56~40.04),没有明显的Sr和Eu异常。这些特征表明,赛马铌矿床成矿岩体形成于后碰撞时期的大陆裂谷环境。